【世界市长对话·南宁】
光明日报记者 林子欧 严从笑 周世兴 王金文
“全世界都喜爱民歌的地方”、“半城绿树半城”……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的广西南宁一直是人们的最爱。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文化旅游合作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共赢,还能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1月17日,在以“文化旅游合作促进城市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南宁”平行对话活动中,来自南宁与广西崇左、缅甸仰光、泰国素叻他尼、越南等国嘉宾马来西亚芒街、亚庇、柬埔寨暹粒等城市的市长及市长代表共同探索文旅合作新路径,为共同繁荣贡献力量城市。
图为1月16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中演员表演。新华社记者卢博安 摄
2024年1月至11月,南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5.15万人次,同比增长122.0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771.83万美元,同比增长84.44%,其中东盟国家占比50%。南宁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联系密切。近年来,双方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文化东盟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等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此外,南宁也成为东盟留学生重要留学目的地,“留学南宁”品牌不断被打磨。
南宁市副市长郭伟表示,南宁以建设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大都市为目标,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东盟游中国”和“中国游东盟”的门户,加快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发展和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目前,南宁已开通飞往越南、泰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班,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游客的重要枢纽。未来,南宁将进一步发挥区位文化优势,深化与东盟国家文化旅游合作,通过赴东盟国家推介旅游、举办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优化服务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度、丰富旅游内容等。入境旅游产品供给。各领域合作共同促进地区繁荣发展。
越南芒街市人民委员会主席胡光辉表示,中国广西东兴港和越南芒街港仅相距100米。两国经常举行足球友谊赛、马拉松比赛,除夕夜也一起举行庆祝活动。中越两国正积极利用交通便利优势,拓展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品牌和线路,让文化和旅游成为推动双方经济合作的新引擎。 2024年,芒街市出入境人数将达到700万人次,其中一半是华商。芒街市将大力推进通关便利化,让出入境业务更加便利。
马来西亚融合了马来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等多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方节日、传统习俗、民间艺术颇具特色。马来西亚亚庇市市长斯里·萨宾表示,目前,中马两国正在共同申请将“舞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并通过非物质文化积极推动双方互学互鉴。遗产和文明。旅游业创造机会。 “亚庇市的夜经济和南宁一样充满活力和受欢迎。我们那里的很多居民也会说中文,我们欢迎更多的中国人来亚庇市旅游。”
“我们希望未来扩大与中国及东盟其他国家的合作,进一步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柬埔寨暹粒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云斯南表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奠定了文化基础。桥梁在建立长期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为国内外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中国援建柬埔寨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南宁和暹粒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地文化旅游推介,让吴哥窟和南宁的风景吸引更多游客。
“南宁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泰国素叻府副省长潘丹·萨提拉查万表示,中泰两国人民交往历史悠久,文化、旅游合作基础深厚。希望未来与南宁在信息交流方面深化合作,以高科技赋能文化旅游,推动产业升级。城市间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友城关系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拉近人文交流。我们期待与各友好城市通过文化和旅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光明日报》南宁1月17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月18日第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