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现在的江汉关大楼外景。记者萧颢摄
人在武汉,江汉关无人不知。1924 年 1 1 月 21 日,江汉关大楼建成。如今,它已经 94 岁了,今天是它的生日。
大楼建成后,武汉海关及其前身江汉关在此办公达数十年之久。2012 年武汉海关迁址金银湖,随后江汉关大楼被改为博物馆,在 2015 年底正式对公众开放。江汉关大楼不单是一座近百年的老建筑,它既历经了大时代的沧桑变化烟台持久塔钟,又见证了武汉的百年开放历程。
它是中国三大海关中的一个。
江汉关博物馆的馆长朱莉进行介绍。最初,江汉关的办公地点在汉口河街。1907 年的时候,老办公楼坍塌了,于是江汉关便搬到了现在的位置。当时,这里是英国工部局的办公地。1924 年,新大楼建成了。
江汉关大楼有花岗岩基座,还有科林斯式立柱,显得端庄典雅且华丽恢宏,其楼体正面朝向长江入海口。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就是它。往来的商船在长江上行进时,远远地望见江汉关那高耸的钟楼,便知晓已经到汉口了。武汉作家、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胡榴明进行了介绍。
图为:原样重现的报关大厅
这座大楼见证了汉口开埠后的对外经贸很繁盛,也见证了民族航运业的发展。当时汉口港埠有很多,帆樯聚集在一起。特别是茶叶贸易方面,外商纷纷到来,收取茶叶并开办茶厂,内陆各省的茶叶在汉口汇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茶市,其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 8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茶从汉口出发,行走万里茶道,经由俄国到达欧洲腹地。
普通武汉人认为,这座大楼和很多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在江汉关大楼前拍摄的留影纪念照;亲友来到武汉,必定会带他们乘坐轮渡,观赏江汉关;江汉关的钟声,被赋予了乡愁与回忆,被写入诗歌、小说,或者被谱写成歌曲。在筹建江汉关博物馆时,前来维护修缮江汉关大钟的专家也表示,在国内所有的海关钟中,江汉关的钟声最为悠扬动人。”博物馆馆长朱莉骄傲地说。
如今,每天的下午 9 点整,江汉关古老的铜钟会准时敲响,声音浑厚悠扬。
图为:1924年落成的江汉关大楼
在武汉,或许不会再有另外一座建筑,能如同江汉关大楼这般,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的心中,成为他们儿时的回忆,见证他们的成长,成为城市的标志,还寄托着他们的乡愁。
日历标签
1924年1月21日,江汉关大楼落成
1861 年汉口开始对外通商开放。1862 年江汉关得以设立。它在当时是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一同著名的中国三大海关之一。江汉关大楼在 1922 年开始奠基。1924 年这座大楼建成。
图为:今天的江汉关大楼
江汉关的楼 是开埠最伟岸地标
江汉关设立的时候,其位置处在当时的汉口河街,也就是如今的花楼街靠近江边的地方。汉口开埠之后,经贸发展得非常迅速。根据相关的记载,在 1862 年,各国轮船全年抵达汉口的有 1462 艘,货物达到 29 万余吨。到了 1892 年,各国轮船抵达汉口的数量达到了万艘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来的办公地点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1907 年江汉关老办公楼出现坍塌情况。之后,江汉关便搬迁至现在的位置,而此地在当时是英国工部局的办公场所。江汉关博物馆馆长朱莉向记者讲述道,江汉关大楼筹备建设了很长时间,于 1922 年正式开始动工,如今在正门立柱下方依然留存着当时的奠基石,到了 1924 年,大楼竣工落成。
武汉作家及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胡榴明告知记者,江汉关大楼的设计出自上海著名英商建筑公司思九生洋行的建筑师辛浦生之手,耗费白银 200 万两,占地 1499 平方米,建筑面积 4439 平方米,楼体总高 40 米,在当时是三镇最高的建筑。“江汉关”这三个大字是由当时的湖北省教育厅厅长、书法家宗彝所书写,他经过三次修改文稿,最终一气呵成完成了书写。江汉关大楼见证了武汉的百年风云。朱莉站在江汉关大楼三楼的阳台上,望着车来车往的沿江大道,感慨地介绍道。著名的 1927 年一三惨案发生在马路对面。这一事件让中国人收回了汉口英租界,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汉口 66 年的盘踞,震惊了全世界。1938 年的武汉抗战歌咏活动在江汉关码头进行。
江水滔滔,岁月流转,山河变迁。百年来烟台持久塔钟,无论是那风云浩翰的大时代,还是那细腻入微的小时光,都深深沉入了江汉关大楼的每一块砖石之中,与武汉的魂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江汉关的钟 是武汉人才懂的声音
老武汉人认为,江汉关大楼不仅有着历史的沉淀,而且还是一代代人成长与生活的见证。
刘爹爹住在汉口花楼街。他说,儿时和小伙伴出门玩耍的时候,只要能够抬头看到江汉关大楼,就能够知道离家不远。
江汉关大楼的建筑外形宏伟。江汉关大楼的钟声是武汉人记忆的一部分。这部分记忆与武汉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江汉关大楼的塔钟在 1924 年 1 月 18 日开始运作。它每日按时按刻敲钟奏乐。报时乐曲是世界流行的《威斯敏斯特》。朱莉说,那时钟楼顶没有玻璃,且当时武汉楼房少,所以钟声能够传达至三镇,十分清晰。在近百年间,江汉关的钟声经历了从《威斯敏斯特》到《东方红》,再回到《威斯敏斯特》的过程。
1987 年 8 月,塔钟开展了全面的维修工作。2000 年 9 月,老铜钟被电子钟声所取代用于敲钟。在筹建江汉关博物馆的时候,特地邀请了国内最知名的烟台持久钟表集团公司的专家们对老钟进行大规模修复。2015 年,那古老的铜钟再次开始“上岗”工作。“小时候在过年的时候,只有听到了江汉关的钟声,才会觉得真正到了新年。”前日 9 时 50 分左右,郑先生已经年届七旬。他特意在江汉关大楼前停下脚步,等待着 10 点的钟声响起。郑先生表示,他是在武汉长大的,之后全家搬到了上海。“一走就是几十年,这次回来,我就是专门想来听听钟声。”10 点整的时候,宏亮悠扬的钟声响起,他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眼角还闪烁着泪光。
江汉关博物馆 珍藏了武汉的百年
岁月漫长。江汉关大楼迎来了新的职能转变。2010 年,江汉关博物馆开始进行筹建工作。2015 年 12 月 28 日,江汉关博物馆正式开馆。
江汉关开馆之后,一年能吸引 50 万人次前来参观。在这些参观者当中,有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章老曾跟我讲,他从小就在这里玩耍,却从来没有进去过,一直想看看这个楼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朱莉感慨地表示,章老的话体现了许多人对江汉关的感受,同时让她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博物馆与武汉人之间存在着情感共鸣。从前,这座楼并非谁都能够进入,而现在它成为了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谁都可以进来参观一下。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
除了情怀与共鸣,你还能在此获得更多。如今海淘十分火爆,然而相当多的人对海关依然缺乏了解。“海关是做什么的?流程是什么?买的东西为何要过海关?”这些问题,在这儿都能找到答案。在博物馆中,还原布置的报关大厅极具特色。从桌椅的布局到电灯电话等细节,都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报关场景和流程。展厅内,股票是珍贵的文物,它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从前;茶叶盒是珍贵的文物,它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从前;秤是珍贵的文物,它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从前;印章是珍贵的文物,它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从前……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都有着这样的魔力,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从前。
江汉关大楼即将迎来百岁生日;江汉关博物馆才刚满 2 岁,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年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