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的“辅善光明行”首次踏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他们为当地的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还为山区的孩子们构建起了眼健康教育基地。今年 3 月 3 日至 6 日,“辅善光明行”再度启程。从对老人的关爱,到对孩子的呵护;从医疗方面的救治,到预防保健方面,这群医生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止。
首次将离焦镜送入山区
去年,“辅善光明行”给贡山县的 32 位少数民族老人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周浦医院的眼科主任,同时也是上海健康医学院眼健康(眼视光)中心的负责人马晓昀,带领着项目组跨越了很远的距离,克服了很多的困难,为那些长期被眼疾所困扰的老人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团队与当地茨开镇中心学校一起共建了“眼健康教育基地”,还给孩子们送去了一批图书以及眼健康科普课件。
第二届“辅善光明行”在日前开始启程。此次,马晓昀带领项目组将重点放在“眼健康教育基地”的深化建设上。他们为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的 1367 名在校生进行了屈光筛查,筛查项目涵盖裸眼视力、眼轴、角膜曲率和屈光度等。同时,还为需要配镜的孩子进行了验光配镜。3 月底,孩子们将拿到离焦镜。马晓昀介绍说,离焦镜是新型的近视防控眼镜,它已被证实能显著延缓近视发展。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孩子受益于这种先进的防控手段。
一位学生家长激动地表示,县里仅有一家眼镜店,其水平较为一般。倘若要为孩子配眼镜,就必须前往昆明或大理,即便最近的六库县,距离也有 200 多公里。然而,没想到这次竟然能够在家门口就给孩子配上眼镜,而且还是以前从未听闻过的离焦镜。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医生们发现当地孩子的近视发病率比全国水平明显要低。这得益于当地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而户外活动时间正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所在。然而,大家在视力保护知识方面还是较为欠缺的。正因如此,在筛查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屈光问题,其中包括高度近视合并散光、弱视等情况,这些孩子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需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马晓昀介绍,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团队便向学校提供了分析报告。并且团队会结合问卷调查,在未来能够为学生眼健康保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 3 场眼健康科普讲座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讲座内容包括眼睛的起源、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近视防控方法以及眼镜的正确使用等方面。同时,还配有动画、图片、模型演示以及趣味有奖问答。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不仅牢记了爱眼护眼的知识,还树立了“养成健康用眼习惯”的理念。
马晓昀介绍,上海有一家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是周浦医院,其眼科在 2020 年开始为辖区内 3 至 18 岁的在校在园生进行免费屈光筛查工作,并且周浦医院眼科是全市首个开展此项工作的三级医院,他们希望能把上海的这种经验带到更多地区。5 年来,眼科团队累计有 515 次入校。入校后采集了 265713 人次。并且为这些人进行了建档工作。还进行了复诊工作。以及干预等相关工作。同时开展了课题研究。推进了成果转化。实现了医产融合。
医务人员细密缝上爱心与祝福
活动期间,孩子们收到了一些礼物。这些礼物饱含深情且富有寓意,有海派剪纸作品《守护眼健康》,还有爱心文具、心愿卡以及《护眼手册》科普读本。
周浦医院的医务志愿者制作了 50 个书签以及多用途笔袋。元宵节那天,平日里拿着手术刀、缝合线的医务人员拿起了剪刀和针线。书签的造型是极具上海特色的旗袍,笔袋的面料是浦东土布以及贡山手工麻布,并且搭配了贡山当地独龙族、傈僳族、怒族等民族独有的花边和铜珠,从而将时尚与传统融合在了一起。
海派剪纸源自上海。浦东海派旗袍文化联谊会赠送了《守护眼健康》。非遗传承人卢秀莲被特别邀请来精心创作。作品巧妙地将眼科医生、独龙族女孩、汉族女孩、上海东方明珠、贡山傈僳族的矮脚楼以及视力表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它传递着两地人民的友好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四年级的怒族女孩余思佳十分喜爱礼物,“上海的医生为我们检查了眼睛,并且送给我们漂亮的文具,我特别开心!”学校的老师石满燕也深有感慨,“我们学校的‘小眼镜’数量不算多,不过这几年近视的发生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如今有了上海医生的专业指导,真的是太棒了。”
茨开镇中心学校校长熊胜华表示,资源有限导致我们在视力保护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周浦医院的专家们带来了诸多东西,有先进的设备,有先进的技术,还有科普知识。特别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专家们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和舒适,还尽力去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这让师生和家长都深受感动。
“辅善光明行”是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前进所取得的成果。周浦医院文明办主任顾敏指出,从医疗团队这一方面,到爱心企业那一方,从政府部门到学校以及家长,每一个环节都汇聚着大家的心血与努力,这种多方进行协作的模式,使得公益项目更富有生命力。以上海慈善基金会浦东代表处作为平台,吸引了更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广泛地参与其中。
工程师苏奕光来自长沙安视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他带来了新研发并上市的“第三代视力筛查仪和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他觉得能够亲手让孩子们用上自己参与研发的设备,这个机会十分珍贵。培训师瞿文佳来自上海艾康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吴西峰来自上海眸杰医疗器械销售中心。两家企业本次共捐赠了 148 副框架眼镜,其中 131 副为离焦镜。他们向家长和孩子耐心讲解眼镜的验配过程,讲解保养方法,鼓励孩子们好好配合,还说离焦镜需要每天戴 10 小时以上,一定要坚持。
公益如同一场接力赛,我们只是其中参与的一份子。在“辅善光明行”的航行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各界对健康事业都给予了共同的关注,并且都在不懈地努力。马晓昀表明: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能够协助更多的群众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以提高。
栏目主编: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