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6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了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任郑栅洁参加了记者会,针对发展改革方面的相关问题,对中外记者的提问进行了回答。
郑栅洁在发布会上称,今年会将培育新动能这件事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会加大力度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要培育并壮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近期,我们将会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其目的在于将创新型企业做优、做强以及做大。另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郑栅洁称,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分行业推出具体方案,以此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同时扩大中高端产能的供给,让供给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新质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开始,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工作中频繁被提及。AI 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以及国产原创药等纷纷涌现出来。这些新质生产力在国内的应用十分火热,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谈及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的成果时,郑栅洁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在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有诸多亮点。扑面而来的科技感与未来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惊喜,并且在国内外都引发了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地改造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记者注意到,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相关提出。其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其二,需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发展。其三,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以此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的机制,培育生物制造这一未来产业;培育量子科技这一未来产业;培育具身智能这一未来产业;培育 6G 这一未来产业。
其中,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6G 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了具身智能和 6G,这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应用的大趋势是一致的。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几类产业形态,一类是强调软硬一体且面向通用及特定场景应用的具身智能;另一类是强调智能化调度与管理,能够实现空天地一体化万物互联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谈及 6G 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未来应用场景,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6G 的场景主要指向两个方面。其一,是 5G 需要提升的场景,包括接入更多规模的设备,具备更大带宽,实现更低延时,以此能够支撑更多的远程实时应用,达成万物互联,并且凭借此契机,创造出更多元的 6G 使用场景。其二,是其他相关方面的场景。
一方面是广覆盖,5G 提升了互联网性能,促使万物互联。然而,5G 因基站波长较短,难以覆盖所有地区。所以 6G 要解决的问题是,偏远地区的通信性能不如城市这一情况。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当被问到国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还会采取哪些行动时?郑栅洁表明,根据不同的地方情况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且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把重点放在“资金、人才、生态”这三个方面并抓好它们。
具体而言,一是抓投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实现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市场化重构。
一是抓人才,持续致力于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育。着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以及紧缺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践成功造就了大量的战略科学家、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三是抓生态,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大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体系,持续改进包容审慎监管的各项工作,用心营造充满活力与守正创新的生态环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从相关渠道获取信息。其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即“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经国务院批准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正推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基金在支持领域方面,会将重点放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上。它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进行投资。同时,也会适当兼顾早中期的中小微企业。其目的是支撑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进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
引导基金能够有力地解决企业在发展初期通常会面临的资金短缺这一难题。它可以更好地发挥创业投资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进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