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下午,举行了杨浦区与上海理工大学的区校工作座谈会。杨浦区委书记是薛侃,区委副书记、区长是周海鹰。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为 王凌宇,校长是朱新远。双方就推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协同共进的事宜进行交流,以推动区校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薛侃对上海理工大学长期大力支持杨浦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上理工与杨浦的合作历史悠久且成果显著。在上海理工建校 120 周年即将到来之时,期望双方共同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齐心协力书写区校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希望双方抓住市级战略布局落子的机遇,将其与杨浦滨江中北段规划调整以及“十五五”规划制定相结合,促使上理工学校的发展与区域转型升级实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的深化改革,让更多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在园区内进行转化。协同开展人才服务工作,助力上理工的优质科研项目在杨浦落地,共同打造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共同推进新一轮的人民城市建设工作,构建起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区域在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能级。杨浦将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并且会像以往一样、大力地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不断发展壮大。
王凌宇感谢杨浦区一直以来对上海理工大学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上海理工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进行办学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该校始终在努力推进产教融合,以自身的能力和贡献来服务高质量发展。未来,学校会持续秉持扎根杨浦、深耕杨浦的理念。学校会进一步与杨浦区的发展战略相衔接。学校会充分运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学校会加快科技成果在当地的转移转化。学校会更好地为“创新杨浦”的建设提供服务。学校会积极融入北滨江所打造的区域发展规划,即“创新生态实验场、未来产业孕育地、复合功能先导区”,同时也会融入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的建设。学校会进一步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全力推动校园开放工作,促使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回归并实现转型升级。学校还将探索区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双向奔赴与双向赋能,从而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新格局。最后,学校将为杨浦书写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振作杨浦一股劲这“三篇大文章”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周海鹰感谢上海理工大学长期以来对杨浦发展的支持与帮助。他指出,多年间,上海理工大学给杨浦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并且培育出众多优秀校友企业。当前,杨浦正全力构建一个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其核心主导是数字经济,体系为“1+2+3+4”。杨浦希望能紧密对接上海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产学研用融合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也在人才培育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时,杨浦期待区校携手,共同推进杨浦滨江中北段的更新改造和复兴岛的开发建设,以促进功能融合发展,提升空间品质。杨浦会不断谱写区校合作新篇章。
朱新远称,上海理工大学起始于杨浦,在杨浦得以成长,区校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学校会持续深化教育方面的综合改革,并且加快“双一流”的创建进程,走出一条具备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深化产教融合以及科教融汇,大力提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力度,发挥高校的创新策源功能。区校共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共性技术平台,营造创新生态环境并打造科创热土,为杨浦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增添新的动力。结合区域的产业发展体系,市区校一同梳理人才扶持政策,凭借杨浦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优势,吸引并留住人才,使高层次人才愿意选择上理工并扎根于杨浦。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于杨浦打造北滨江科技创新秀带以及复兴岛的开发建设之中,为杨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显著的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参与其中,还有总会计师赵明,以及副校长张众、岳海洋。同时,杨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华和副区长王浩也参加了。并且,杨浦区科技经济委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党政办分别对区校合作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