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民俗文化:记录宁波民俗,展现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admin

宁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城市文脉源远流长。它拥有 8000 多年的海洋文明史,还有 1200 年的三江口建城史。浙东运河形成于晋代,连接了 7 世纪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宁波因此成为中国大运河南端的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具备了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的双重特征。宁波背靠群山,面向大海,怀抱大江,揽纳湖泊。它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同时也造就了宁波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宁波民俗文化》一书以动态传承的形式记录了宁波人的日常民俗文化,其中包含城区的市井生活民俗文化以及郊县的乡村生活民俗文化。宁波民俗文化涵盖了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层面。该著作以历史传承的底蕴为考察中心,以地域文化的特色为考察中心,以与宁波文化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为考察中心,成为宁波乡土史志的重要资料。全书设置了八章,其中有“岁时民俗”这一章,还有“人生礼俗”这一章,以及“饮食民俗”“生产民俗”“游乐民俗”“语言民俗”“民间俗信”“民俗艺术”等章。这些章都以宁波典型的民俗事象当作研究对象,并且都努力用精当且通俗的理论概括以及民俗阐释来进行整体分析,同时对宁波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以及其资源价值做出合理的评判。书中涉及的民俗事象包含宁波市级的民俗文化,还包含宁波下属十个县市区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这些县市区包括海曙区,有其特色民俗;江北区,有其特色民俗;鄞州区,有其特色民俗;北仑区,有其特色民俗;镇海区,有其特色民俗;奉化区,有其特色民俗;余姚市,有其特色民俗;慈溪市,有其特色民俗;象山县,有其特色民俗;宁海县,有其特色民俗。

_宁波民俗活动_宁波民俗文化有哪些

毛海莹所著的《宁波民俗文化》于 2024 年 12 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第一章“岁时民俗”,分别叙述春时民俗、夏时民俗、秋时民俗、冬时民俗;第二章“人生礼俗”,包含诞生礼俗、婚嫁礼俗、寿辰礼俗、丧葬礼俗等;第三章“饮食民俗”,挑选部分有宁波特色的物产和菜肴,从日常食俗、节令食俗、仪礼食俗、特色食俗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生产民俗”,囊括了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民俗,突出了宁波商贸和海洋特色;第五章“游乐民俗”,分为民间游戏、民间竞技和民间杂艺等三大部分,较好地呈现了宁波特色的儿童和成人民间游娱活动;第六章“语言民俗”,从宁波话的语音习俗、吉祥俗语、商贸俗语、生活俗语等四方面展开探讨;第七章“民间俗信”,对有特色的宁波信仰民俗进行研究与判断,包含自然俗信、宗教俗信、特色俗信和禁忌民俗等;第八章“民俗艺术”,从曲艺戏剧、音乐舞蹈、传统技艺等视角生动地展示了宁波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著作结合上述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民俗访谈,并且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从生活实践的层面使民俗理论的内涵得以丰富。

《宁波民俗文化》属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东文化研究院”的项目,同时也是宁波市文联文艺创作的重点项目。宁波大学教授毛海莹,是华东师范大学文艺民俗学博士,并且担任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凭借专业的思维,作者更多地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民俗以及对民俗进行研究。钟敬文先生提出“民俗学是现代学”的理论主张。这一主张直接促成了当代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也间接促成了这一转向。这种学术思想长期对作者产生影响并引领着作者,所以也无形地渗透到了著作的研究过程中,并且融入到了著作的撰写过程中。

著作旨在系统且深入地展现宁波民俗文化的立体多维,将极具宁波特色、融合传统与当下于一体的各个层面的民俗呈现给读者。它追溯宁波传统民俗,同时也非常注重民俗的当下性,对当代宁波民俗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予以关注,这是著作的亮点之一。宁波是滨海城市。它拥有距今 7000 年的河姆渡文明。2019 年考古发掘的井头山遗址有大量与海洋相关的食用贝壳和生产工具。井头山遗址见证了 8000 年的宁波海洋文明。因此,著作在研究宁波民俗文化时,对宁波的海洋民俗文化予以了特别关注。在饮食民俗、人生礼俗、民间俗信等方面,民俗的海洋特色尤为凸显,这是著作的又一个亮点。

《宁波民俗文化》首次对宁波地方民俗文化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展示。它既是对宁波民俗的一种抢救性记录,又通过比较的视角,将浙东民俗文化和海洋民俗文化的特色凸显了出来。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但填补了浙东民俗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还以其方法论的创新,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本书凭借八章的结构,贯穿了宁波民俗的时空脉络,打破了传统民俗志的平面记录模式。“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的民俗在“岁时民俗”章节中被考察,一方面梳理了南宋宰相史浩的相关文献记载,另一方面结合当代宁波地区祭拜月神、吃芋艿鸭、吃水沓糕、中秋赛龙舟谢月神等独特民俗,从而揭示出民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应性变异。这种“历史—当下”的双重视角,为民俗的现代性转型与当下非遗保护提供了动态研究的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民俗的研究采用了田野调查和民俗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在搜集考证史料的基础上,丰富了民俗事象。这是著作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全书语言精练雅致,行文流畅通达。书中配有 40 余张宁波特色民俗图照,这些图照大部分是作者多年来进行民俗采风以及田野调查时拍摄所得。作者是宁波本地人。在数十年间,他多次前往宁波各县市区,开展各类宁波民俗的田野调查。比如,他多次参加并亲眼目睹了诞生、婚嫁、寿辰、丧葬等一系列人生仪礼。他还亲自体验并感受了宁波老百姓四时八节的饮食以及相关习俗。同时,他聆听并记录了长辈们口耳相传的民间俗信等。在此基础上,多次采访了对宁波民俗很有研究的“老宁波”以及各县市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积累了众多的民俗口述资料。著作后面所附录的“宁波民俗文化访谈录”就是其中的一种。大量口述资料被融入正文,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了读者。《宁波民俗文化》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中国城市民俗研究的学术创新与实践。同时,也为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现实价值。

钱斌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