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进党当局脱中操作违背经济规律,恐制造障碍、降低效率获利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admin

所谓“脱中”,意思是妄图与大陆的经济进行“脱钩断链”。然而,两岸的经贸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已经构建起了深度互补的体系,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恐怕难以给经济复苏找到出路,反而仅仅会制造出新的障碍。

去年开始后,民进党当局强力推动高科技等产业与大陆“脱钩”这一行为,导致台商的产业布局受到很大干扰,企业的竞争力持续下降。台商被迫要在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因被迫选择而造成的被动性“脱中”后果,必然会使得效率降低并且获利减少。台岛华梵大学的特聘教授杜震华向台岛《中国时报》投稿指出,执政当局应该清楚地辨别事理。若台岛执意“脱中入北”,那么它将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致使台岛发展变得迟缓。在政治方面,由于与大陆的情感日益疏离,将会引发更为不利的后果。

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

所谓“入北”极为荒唐。台媒解读称,实际上更可能是“脱中入美”。淡江大学教授聂建中分析,“脱中入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困难。美国必定会设法把台岛最关键的技术和资源转移过去,不会轻易舍弃,也不可能让台岛半导体产业转移到其他地方投资,那么到那时该如何去“与北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呢?

《联合报》评论文章称,即便遭遇经贸困境,“倚美抗中”依然是赖当局不愿舍弃的主要旋律。民进党当局长期凭借此来获取政治利益,即便此次在关税危机中体会到长期“押宝”美国所带来的后果,依旧没有思考如何摆脱自身所面临的束缚,反而更加紧密地向美国靠拢。

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

“风传媒”的文章指出,赖当局遭受美国的霸凌,却还要面带笑容、张开双臂去欢迎,将其当作“脱中入北”的投名状。美国获取了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各种好处,可最终对台岛依然毫不留情。“疑美论”为何会再次兴起且愈发旺盛,正是因为这种空洞虚假的“脱中入北”假象彻底失效了。

各界呼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

美国高关税政策冲击台岛,面对这一情况,民进党当局提出了所谓“五项策略”。其内容包括加大对美商品的采购力度,还打算扩大对美投资,像电子、石化以及天然气等领域都可以增加投入。如今,民进党当局又提出“脱中入北”,继续推行“跪式”战略,这很受舆论的指责和批评。

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

美国的关税海啸对全球股市造成了冲击,近日台北股市也出现了情况。台北股市写下了史上最大的跌点,同时也创下了史上最大的跌幅纪录。图展示的是台北股市的情况,该图来自联合新闻网。

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

岛内有不少有识之士表明,两岸之间的经贸一直以来都是台湾岛重要的经济命脉,它对于台湾岛经济所做出的贡献绝对不能被忽视。当下理当增强两岸的经贸合作,以此来躲避风险。

全世界正在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大家接下来可能要抢进大陆市场,那么台岛要不要也这样做呢?岛内知名媒体人赵少康表示,难道还要一直继续“抗中保台”吗?他认为当局应该帮忙找出路才对。

台岛《中国时报》社论称,民进党当局如果能够尊重企业的投资理性,并且让民众人文亲缘能够正常发挥,那么重新拾起两岸共同市场的机遇,让台企在大陆稳步扩张的内需市场以及多点式跃进的新质生产力产业圈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危难之际,这也是对冲关税风暴的一个良好策略。

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__民进党当局妄言“脱中入北”,网友讽刺:自己骗自己

中国国民党人士认为,民进党与其谈对美投资,不如去争取大陆市场。比如可以开放陆客赴台,以此来拓展观光收入等。

台岛政治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林祖嘉指出,台当局需审慎地对相关应对措施进行评估,努力修复两岸关系,重新对美国市场进行分散布局。台岛暨南国际大学副教授许文忠称,台岛绝对不能与大陆“脱钩”。台当局应当接受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两岸合作,并且协助台商进入大陆市场,善于利用大陆的内需市场以及完整的产业链来分散订单,紧紧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