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三河市商户被要求禁用红蓝招牌引关注,政府规范招牌应审慎合法听民意

admin

_招牌广告法禁用_人民日报电子版2015

近日,有关于河北省三河市商户被要求禁止使用“红蓝”招牌的报道引起了关注。多条街道的商户称,他们接到了城管部门的“整改”通知。其中,有的招牌是由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拆除的,有的商户自行进行了更换或刷漆,还有一些商铺老板发布视频,提醒顾客广告牌的颜色已经更改,让顾客不要走错路。

商铺招牌是商户招揽生意的一种标识,它如同商户的“名片”,也能体现商铺的经营特色,是其品牌形象的一部分。只要招牌不违反法律法规且合乎公序良俗,对于其使用什么颜色,有关部门应保持审慎态度,不宜过多干涉。若为优化城市整体形象而对商铺招牌进行规范,调整那些影响市容市貌的牌匾,这并非不可行,但必须合法合规,其程序和措施应该合理、可行且完备、周延。有关部门在出台措施之前,应当多听取各方的意见,尤其是群众的意见。以行政指令的方式简单地强制统一招牌颜色,这会明显地损害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会增加商户的经营成本,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困扰和不便,同时也是对营商环境的一种伤害。

_招牌广告法禁用_人民日报电子版2015

城市治理,不能只关注“面子”是否光鲜。要注重“里子”,看其是否能让群众真正得实惠,是否有助于群众安居乐业。不要在招牌颜色上花费心思,而应认真帮助店铺商户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发展中的问题”。要切实聚焦消费者关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提升消费体验,保障消费权益。

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后,从报道情况来看,当地似乎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商铺的招牌已经重新更换了。知错就改以及听取民意都是好事,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回应,比如招牌为什么要拆除?是否经过了合法合规的流程?谁来承担商户被迫更换招牌所带来的损失?到目前为止,当地有关部门仍然保持沉默。一旦出现问题、发生舆情,躲闪是不可取的,不能奉行“拖字诀”。把问题讲清楚,真心实意面对公众,才是正确姿态。

报道称,河北省廊坊的纪检委相关工作人员称“已前往三河展开调查”。我们期望,当地能够展开深入调查且公正处理,给当地商户和公众一个说法。衷心希望有关部门少些随意,多些谨慎,让城市治理既具备“面子”,又具备“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