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依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攻克困难。借助环保网格、环保医生、有奖举报、挂图作战等新的模式。对大气领域、水领域、海洋领域、土壤领域、固废危废领域等开展了全面的排查和整治工作。累计整改的问题达到了 1.2 万多个。推动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不断让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以提升。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朝晖在评议会议期间,做了关于民生领域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
烟台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开展了百日攻坚等专项整治行动。这些行动推动了 35 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部被淘汰。同时,65 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也全部实现了超低排放。1 至 11 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 86.2%。并且连续四年都保持着国家二级标准,在其中,SO2、NO2、CO 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在水环境治理领域,构建起了流域跨界断面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对入河湖排污口进行了溯源整治以及规范化管理。并且实施了重点河流的综合整治工作。如今,11 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的比例达到了 72.7%,满足了省考核的要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大力推进相关工作,462 个农村行政村的生活污水以及已被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了治理。我市在海洋环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是全省唯一的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城市。我市建成了省内首个入海排污口智慧管控平台。同时,严格落实湾长制和海上环卫机制,常态化开展净滩行动。已经完成了 4184 个入海排污口的整治工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了 99.4%。并且,开发区八角湾成功入围全国“美丽海湾”建设案例。在土壤环境治理上,强化对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的日常管控,逐步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的管控与修复工作,使得全市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安全利用率一直保持在 100%。在固废危废治理方面,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严格防控环境风险,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以此来确保环境安全。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以及以上规模的突发环境事件。涉疫情的危险废物都已经实现了无害化的处置。辐射环境的质量状况良好,重点设施周围的辐射环境水平也总体良好。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低于控制所规定的限值。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安排了工作,今年市生态环境局主要承担 5 项改革事项烟台室内空气治理,目前这些改革事项的进展情况如下: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起草了相关文件并以市委文件印发,此文件为《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清单》。该清单旨在明确各部门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有效传导压力,从而初步构建起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大环保格局,其中包括完善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以及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实现实体化运作,抽调了 17 名选调生以及 13 名市直部门的科级干部,让他们集中办公并进行集中管理,全面统筹负责全市的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市委编办批复同意增设烟台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该科承担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会同财政部门对《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同时,新出台了《烟台市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生态补偿机制,并且积极地发挥了生态补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关于“启动新一轮‘四增四减’行动”。新一轮“四增四减”行动方案现已编制完毕,在近期会提报给市政府进行研究,并且有望在年底前正式印发出来。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会把降碳源头治理当作总抓手来突出。它会突出新旧动能的转换,也会突出空气质量的改善以及“碳达峰”的要求等多目标的协同。还会瞄准污染防控的多领域、多行业和全过程。并且注重通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来倒逼布局的优化、结构的调整以及效率的提升。
“完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监管制度”这一事宜。此监管制度是由省生态环境厅来制定的,而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抓落实。当下,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与省厅保持着同步的状态。
今年 6 月 24 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烟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烟政发〔2021〕7 号)。该通知正式发布,全市划定了 326 个陆域环境管控单元以及 117 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8 月 16 日,烟台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烟台市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烟环委办〔2021〕10 号)。此清单旨在加快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这一举措,能够统筹推进全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典型代表,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全国推动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市生态环境局将创新环境治理模式作为重要举措。此模式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局正探索开展环保管家(环境顾问)、环境医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并且积极申报省级试点项目。同时,还将开展园区及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相关工作。目前,环保管家有 1 个项目被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列入省试点,环境医院有 1 个项目被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列入省试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也有 1 个项目被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列入省试点,这些项目在全省位列前茅。
市生态环境局在推进工作要点各项改革任务的过程中,积极采取“自选动作”,致力于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改革亮点。其一,全面推行了“环保医生”这一创新工作模式;其二,在省内率先建立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其三烟台室内空气治理,“三线一单”协同推动减污降碳工作拟被纳入生态环境部试点;其四,在全省首次开展了臭氧污染应急响应。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唯一一个地市级生态环境局,在全国的一次会议上介绍了试点工作经验。这次会议是关于落实《关于构建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的试点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