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第四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简称为“U35”)的获奖者公布,又有一批青年科创人才崭露头角。自2021年起,这一在上海竞争极为激烈的青年选拔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这四大领域,每年都会从100名候选人中,挑选出35名获奖者以及15名提名者。
该计划选拔有个“硬指标”,即年龄不超过35岁。这些年轻的研究员、教授已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批更为年轻的人。
第四届U35获奖者之一上海大学骨类器官研究中心主任白龙表示这四年有400位候选人。他们有个大群。但大家一直只是网友。他很希望能有个和这些优秀同龄人面对面学习的机会
白龙有这样的想法。这与上海市团校以及上海市科委的想法一致。今年4月23日到25日。上海青年科技人才U35培训班首次在上海市团校举办。培训为期三天。通过专家授课。还有实地参观以及座谈交流。为科技青年中的佼佼者搭建了学习沟通平台。这个平台很难得。
科研攻关,需要努力、接力和协同
孙胜利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胜利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孙胜利担任该研究所党委书记。孙胜利还是授课教师之一。
孙胜利提到,这个时代年轻科研人的命题是面向工作、生活,特别是国家重大需求。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凝练问题。大家需共同努力、接力与协同。有人做原始创新,有人做关键技术突破,如此全社会才能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孙胜利提到的要点包括发现真问题、交叉学科、协同作战等,这些也是学员们讨论的高频词。全班共43人,其中有人研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卡脖子”技术,还有人专注生命健康、数据分析、通信技术。各领域的佼佼者齐聚一堂,有着说不完的新鲜话题。
大家在课堂上讨论得极为热烈。课下也满怀学习热情。晚上10点多结束课程回到房间后。立刻就投身到下一轮讨论中。虽说培训仅有3天。但我们同吃同住。吃饭时交流。运动时交流。座谈时也交流。抓紧一切时间展开沟通。培训班班长。薪太软(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创始人兼CEO李昭君如此说道
白龙及其团队正尝试让骨骼修复更具智能性。白龙表示,他当前研究领域集中且交叉了材料生物学、工程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学科,综合性极强。在这几天的培训中,他有幸结识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大家建立了深入联系,未来存在诸多合作契机。他相信,通过更多交叉研究,能激发出更多真正从0到1的创新。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谢鹏指出,诸多重大科技突破里,都有年轻人参与。他近期开展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中两个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由两位00后编写代码。“科技取得突破离不开人才梯队建设,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年轻人勇于探索,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冲击无人区。”
除了原始创新 还有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乐心怡 其研究方向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自动化 她的研究成果成功孵化出两家企业 其中甄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24年成立 它是上海交通大学以“完全赋权”模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产物学校在成果转化方面给了他们诸多建议与机会。像甄觉科技公司的成立,是学校把专利100%赋权给其本人,其再将专利作价入股到新成立的企业。如今,他们的产品已应用于富士康、宝钢、上港集团等。
乐心怡表示 自己是自动化专业的人 最大的理想是 利用自动化手段 利用人工智能手段 提高制造生产力 改善制造生产力
青年困惑,一起交流解决
这些年轻科研人员 不少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 白天操心实验数据 晚上回家要哄孩子 还要抽空填写职称评审材料 工作压力 行政任务 家庭难题一同袭来时 即便怀有科研热情 也难免感到疲惫与焦虑
在李昭君眼中 大家身为各自领域佼佼者 却也存在诸多困惑与焦虑 有时需从他人处获取灵感 从产学研角度讲 她属于产业界 而其他人有的来自学界和研究机构 科研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这条链的打通 有时源于人的联通
首届U35获奖者唐爽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唐爽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青年研究员。唐爽也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博士生导师。唐爽提出了自身困惑。她在工作里发现。生物医学研究中。基础科研与临床转化应用深入融合时存在困难。一方面原因是科学家和医生间沟通渠道少。另一方面原因是对成果分配有疑虑其实双方都对合作满怀期待。要是能加强交流。要是能打破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之间的壁垒。要是能依据成果贡献进行分配。如此便可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同济大学教授张铁华有这样的疑惑。高校研究需与业界紧密联系,否则会闭门造车。然而若深度参与企业,解决痛点难点,就会占用时间。如此一来,论文和项目数量不如其他老师,无法获得各类头衔。没有头衔便没有科研资源倾斜,企业也不会找做横向项目。他觉得很有必要为青年科学家和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很多人都存在类似问题。为此,市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邀请青年技术经理人开展成果对接。对科研成果进行研究。对转化需求进行研究。对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对市场前景分析进行研究。为学员们提供资源与建议。实现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