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重大疾病的发展进程中,炎症是关键的一部分。慢性炎症的刺激不但会提高患癌的风险,还会对心血管造成损害。
我国学者曾在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促炎食物是指会促进、引发炎症的食物,这类食物吃得越多,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就越高。
那么,哪些是促炎食物,哪些是抗炎食物?
01
促炎食物让心脏没劲儿
在前面所讲的研究里,研究人员对10766位参与者的数据做了分析,在把人口因素以及相关变量考虑进去后,研究人员有了发现:
在没有心力衰竭的参与者里,膳食炎症指数升高,它是评估饮食对炎症影响的重要指标,且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NT-proBNP水平的增加显著相关。
研究者觉得,这项研究明确了膳食炎症指数和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NT-proBNP存在正相关关系,显示出两者间有较强相关性,这对于心血管风险管理里的饮食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02
这4类食物是典型的促炎食物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有过这样的表示,世界上六分之一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发的,而这些感染就是人们俗称的炎症。
慢性炎症刺激会引发免疫紊乱,免疫紊乱致使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内壁,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内壁造成血管壁破损,还会造成血管壁僵硬,也会造成血管壁阻塞。
影响炎症水平的因素众多,饮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称,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促炎食物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会增加炎症水平,这种情况和它升血糖速度快有关系 。另外有研究发现,高糖食物能够通过扰乱肠道菌群环境,从而诱发慢性炎症 。
因此,尽量少吃甜饮料,尽量少吃甜面包,尽量少吃蛋糕等。不少酸奶含糖量也很高,购买时要看清营养标签。
高脂食物
像蛋黄派、珍珠奶茶、炸薯条、薯片、糕点、冰淇淋、饼干等这类食物,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它们同样会促使体内炎症发生,还会推动炎症发展 。
不少加工食品会标明含有反式脂肪酸或者氢化油,患有关节炎的人群吃这类食物,需要控制好量,患鼻炎等慢性炎症的人群吃这类食物,同样要控制好量。
油炸食物
研究发现,当油炸食物的摄入量减少时,体内炎症标志物也会减少 。这是因为大量油炸食物使用的是反复煎炸过的油 ,这种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 ,并且高温油炸过程还会生成反式脂肪酸 。
红肉、加工肉制品
红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摄入过多也会增加炎症反应,不可贪嘴。
经过精细加工处理的肉制品,像腊肠,热狗,火腿,培根等,同样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刺激。
建议使用新鲜肉类来代替加工肉制品,特别是鱼肉、白肉等,红肉要适量食用,每人每天的摄入量应控制在不超过一个手掌大小的量。
03
抗炎食物有哪些?
以下10类食物含有较多能对抗慢性炎症的成分,蔬果若生吃,抗炎效果更佳,不过不必勉强,胃不好的人可急火快炒,如此抗炎效果同样良好:
按照三大营养素的分类来观察,碳水化合物之中存在抗炎食物,脂肪之中存在抗炎食物,蛋白质之中也存在抗炎食物:
碳水化合物
抗炎的最佳选择是全谷物,其中包括小米,还有玉米,以及燕麦,也有荞麦,还有糙米,也包括黑米,另外还有藜麦等 。
中间选择:薯类,比如红薯、马铃薯、芋头、山药。
促炎选择包括:升糖指数高的精制碳水。特别是糯米团。还有油条。以及油饼。另外还有炸糕等 。
脂 肪
脂肪摄入总量增多会促使炎症发生,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膳食总量的30% 。在此前提下,可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鱼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菜籽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亚麻籽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橄榄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玉米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大豆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花生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等 。
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猪油、肥肉、棕榈油、黄油等。
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包括,经过高温油炸的食品,还有使用反复煎炸过的食用油制成的食品。
蛋白质
抗炎饮食时,蛋白质的来源适宜选择鱼,适宜选择家禽,适宜选择鸡蛋,适宜选择瘦红肉,适宜选择大豆食品,适宜选择坚果等,要少吃加工肉类。
抗炎最佳选择:鱼肉。
中间选择:禽肉。
促炎选择:过量的红肉、加工肉制品。
当然,控制慢性炎症需要积极进行锻炼,要远离杀虫剂、有机溶剂等所处环境,要及时治疗急性感染,还要与饮食相互配合,以此将控炎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