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河南农妇麦子阿姨直播走红,旅行归来活出鲜活自我

admin

64岁的河南农村妇女麦子阿姨因一次直播连线意外走红网络,她的“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行”的简单愿望打动了无数网友。自那以后,在百万主播的建议和网友的帮助下,她首次乘坐飞机,飞越了2000公里的距离,抵达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今年四月,经历了南方暖阳的温暖洗礼,麦子阿姨踏上了回河南安阳老家的旅程。这次回来,她不再是那个只顾田间劳作、忙于家务的农妇,而是重新塑造了自己,那个背后隐藏的母亲、奶奶以及妻子的角色,让她变得更加生动。在此之前,她的丈夫曾对她外出表示反对,然而当她归来时,他的发现让她变得格外开朗,不禁笑着评价她:“见过的世面比我还广。”

有网友评论指出,麦子阿姨的故事映射了乡村群体中广泛存在的忍耐与柔情,被誉为“另一个世界中的姨妈、姑姑或母亲的代表”。

这趟旅行激发了麦子阿姨的激情,她毅然决然地报了驾校,渴望能尽快走出家门,领略外面的风光。同时,她还鼓励丈夫一同加入旅行:“就算每年只游历一个省份,只要能活到百岁,也是值得的。”

等待收割小麦

经过在云南的打工与旅居生活五个月之后,64岁的麦子阿姨重返了位于河南安阳的故乡。漫步于村中,众多邻里纷纷向她致以问候,“你啥时候回来的?整个冬天都没能见到你,你的腿似乎变长了,眼睛也显得更开阔了”,麦子阿姨听闻此言,忍不住开怀大笑,眉宇间洋溢着喜悦。

也有熟人感到好奇,纷纷拉住她询问沿途所见的奇异景象。麦子阿姨顿时兴致勃勃地说:“南方的冬天与北方截然不同,到处郁郁葱葱,人们都穿着短袖闲逛。大理的天空格外湛蓝,云朵洁白如雪,房屋宛如画卷。”

朱志文回家收麦子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

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_朱志文回家收麦子

今年4月,回到老家的麦子阿姨在田地干活

麦子阿姨自归来已有一周,每日清晨六点便起身,踏往田间除草。田间的露水颇为浓重,许多作物苗子尚矮小,待至九时,阳光变得炽烈,麦子阿姨便结束劳作,返回家中。待至夕阳西下,她再次投身于田间,直至夜幕降临,方才停歇。

去年11月,她特地等到田里的新种小麦刚刚冒出嫩绿的新芽,这才启程前往西双版纳。在那之后,她的丈夫细心呵护,小麦返青、拔节、抽穗的每个阶段都及时浇水,只待5月底,当小麦籽粒变得圆润、色泽金黄,便是收割的时节。

即便是在外出游玩的时候,麦子阿姨心中依旧牵挂着田间的作物,“作为农民,总有无休止的劳作,那些田里的庄稼就如同她自己的子女。”

麦子阿姨在13岁那年便辍了学,为了资助三个妹妹继续学业,她便开始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每天拂晓五点多,队里的钟声便会准时响起,大家便聚集起来,一同前往农田劳作。队长会根据每户的情况分配不同的工作,直到晚上八点才能结束劳作回家吃早餐。餐后,她还得马不停蹄地处理粪便、积肥等家务。

那时她与同龄伙伴们终日嬉戏奔跑,攀爬树木、挥舞弹弓,技艺学得有板有眼,“男孩能做的,我都能。”麦子阿姨评价道,她性格豁达,无论踏足何人府上,总能赢得众人的喜爱。这份喜爱让她愈发胆大,无所畏惧,敢于想象,敢于行动。

年轻时,她也曾试图离开这片故土。刚过二十岁,她便前往郑州学习裁缝技艺,尽管家人并不同意,但她心意已决,只带着23元钱,便踏上了前往收音机广播中所提及的裁剪学习地点的路程。最终,她成功掌握了裁剪技艺,租赁了教室,在城里以及滑县等地开设了裁缝班。然而,在一次手指弹棉花时不慎受伤,她便转而前往山西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对孩子放心不下,她最终还是回到了故乡,开始耕种土地。

在山西度过的一天里,我观看了关于拐骗儿童的新闻报道,那孩子甚至因此遭受了残疾,我感到非常恐惧。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购买了回家的车票,决心要守在孩子身边。从那以后,麦子阿姨的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她从不干预孩子的饮食、学习和劳动。然而,她的教育理念却是:“学习过得去就好,不必一定要争得第一名或第二名。”

朱志文回家收麦子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

在田间忙碌的麦子阿姨

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朱志文回家收麦子

儿子步入职场不久便迎来了婚姻和孩子的降临,她与村里其他女性一样,似乎遵循着既定的生活轨迹:日复一日地接送孩子、操持家务,从播种麦子到收割麦子,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走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

然而在平日里,她除了下地劳作,偶尔也会参与一番小牌局。村子的路口,是村民们喜欢聚集的地方,他们经常聚在那儿闲聊。麦子阿姨有时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聆听一番,但又犹豫不决——若不加入,担心会被认为是不合群的;若是加入,又怕自己直言不讳,不小心说出令大家不愉快的话。

此后,她逐渐寻到了自己的乐趣。她携带上馒头、咸菜以及清水,骑着自行车或是电动车,在方圆20里的范围内四处游荡。她观察着邻近村子的新动向,一出门便是一整天,若运气不错,还能挖到一些野生的蒜苗,心中满是喜悦。

同龄人的向往

命运的转折,始于一次偶然的直播连线。

那晚,麦子阿姨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未曾料到自己竟然会与一直关注的博主大冰取得联系,并向他表达了自己南下的渴望:仅有的5000元积蓄、一辆电动三轮车、一顶帐篷,便是她全部的“行囊”。大冰则建议她尝试“以工换宿”,并向她推荐了云南西双版纳。这段对话后来被网友剪辑并广泛传播,迅速成为了热门话题。

去年十一月中旬,得益于多方的协助,麦子阿姨在位于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以此来换取住宿。她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酒店的公共区域清洁工作,包括扫地、拖地、擦拭桌椅以及处理垃圾。在休息时间,她会穿上自己精心挑选的长裙,整理妆容,戴上发卡,然后前往各个景点留下自己的足迹。

朱志文回家收麦子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

麦子阿姨在西双版纳

朱志文回家收麦子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

初到云南之际,众多新闻媒体纷纷前来进行采访。她便暂停了手头的工作,以“请假”的名义参与了若干邀请活动及拍摄。然而,直至今年三月,麦子阿姨的知名度开始逐渐降低。随后,她选择辞去在西双版纳的职务,转而前往大理享受了一段悠闲的“躺平”生活。

麦子阿姨踏上前往西双版纳的旅程,唯有三妹一家给予了她坚定的支持。她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却让家人忧虑重重。她的丈夫担忧她的安危和财务状况,还担忧她会被“网络骗子”所骗。即便是在启程之前,麦子阿姨自己也曾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双腿能否承受这段旅程。然而,她坚信“敢于追求的事就要大胆一些”,“只要不放弃,身体就是健康的,能走的话就应当走出来走走”。

三妹对于自己当时如何激励麦子阿姨离开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而她的丈夫则在网上搜索了“大冰”的账号,坚信这次旅行是值得信赖的。他告诉麦子阿姨:“大概就是让你出去吧,别担心,一切都会好。”尽管三妹和她的丈夫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二十年来从未踏出家门去旅游。

三妹夫年届六旬,对远方世界充满憧憬。他年轻时曾踏足东三省、广东等地,投身商海。彼时,他每到一处便投身工作,鲜有机会一睹城市风光,那份心境与旅游时的愉悦截然不同。

他在手机上浏览了麦子阿姨传回的影片,视频中展现了万米高空中的云朵,还有洱海上被风吹起的层层涟漪,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亲自去感受一番。实际上,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怀有类似的向往,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在于他们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抚养孩子和孙子,家中的琐事让他们难以抽身。

三妹夫对牛场感情深厚,日复一日地喂草、挤奶,还要准时接送孙女上学放学,这份养牛的生计并非轻易可找人替代。在他眼中,他们这辈人必须有所付出,然而麦子阿姨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抉择,那是一种需要勇气的选择。他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将牛全部出售,之后便打算四处游历,遍历东西南北。

有网友评论,麦子阿姨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遭受了诸多不公,她被辜负、被忽视,始终保持着隐忍的态度,内心依旧保持着那份炽热的情感,她是我们的姨姨、姑姑,更是我们心中的母亲。

王先生,这位酒店老板,对于麦子阿姨的入职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母亲在二十多年前便已离世,而他对母亲曾许下的诺言,如今已无法实现。他提到,他答应麦子阿姨以工作换取住宿,不仅是在帮助她实现梦想,更是在试图弥补自己未能完成的遗憾。

丈夫的转变

_朱志文回家收麦子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

打开燃气灶的旋钮,麦子阿姨将一把馄饨投入沸腾的水中。在案板旁边的手机支架上,驾照科目一的教学视频正通过直播平台不断播放。待馄饨煮熟后,被端上桌,直播间里关于交通规则的讲解声也随之从厨房飘至客厅。

随着年龄的增长,麦子阿姨感叹自己外出游览的足迹尚显稀少,她渴望加快行走的速度,于是决定报名参加驾校学习,“即便每年只游历一个省份,也需确保能活到百岁之龄。”

在前往西双版纳之前,她与一位身骑三轮车环游全国的阿姨——朱姐,达成了共同旅行的协议。麦子阿姨对朱姐的旅行经历心生向往:朱姐的家乡位于北方,如今她正游览至湖北襄阳的保康县,近两年来,她和老伴已经探访了二十多个地方。

麦子阿姨原本在三年前便有了考取驾照的念头,然而由于儿媳的怀孕,她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孙女的职责。在这三年时光里,她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孙女。如今,孙子已升入四年级,孙女也由亲家母照料。待到天气渐热,她计划前往内蒙古一睹那辽阔的大草原。

麦子阿姨的配偶性格踏实,言辞不多。他们曾是小学的同窗,他本人则继续学业至高中毕业。在他看来,麦子阿姨自小就“有目标便会坚持不懈”。

收麦子什么写日记__朱志文回家收麦子

麦子阿姨和丈夫

朱志文回家收麦子__收麦子什么写日记

他们在家附近开设了一家便利店,原本期望这能提升生活质量,然而生意却并不理想。他担忧旅游的花费会让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同时对孩子和农田的牵挂也让他难以释怀。这种内心的纠结,映射出农村老年群体普遍面临的难题:有限的物质条件与精神需求的矛盾,以及家庭责任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

尽管他嘴上强硬地反对麦子阿姨外出旅行,内心深处却始终挂念着她。当麦子阿姨抵达高铁站后,他骑着停在站内的那辆三轮车,将它安全地送回了家中。

麦子阿姨的丈夫后来意识到,正是她那股强烈的斗志,助力她达成了心中的目标,同时她也变得更加乐观。如今,麦子阿姨夫妇俩对生活的感悟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往昔时,丈夫总以为手机屏幕便可尽览祖国大好河山,然而麦子阿姨却提醒道:“真正的见识在于与外界世界和人们的直接接触。”丈夫闻言,不禁颔首,发出由衷的感叹:“外出走走,确实能拓宽视野。”并且表示,若麦子阿姨有意愿再次出行,他定会全力支持,绝不阻拦。

麦子阿姨认为,她年轻时性格便是如此,“然而,自从步入婚姻殿堂,生活的琐碎琐事不断打击着我,我的性格变得不再那么开朗,心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愉悦。我总觉得,自己始终未能得到心之所向,那些想要实现的愿望始终未能成真。如今,我终于感觉到了为自己而活。”

麦子阿姨感叹自己仿佛年轻了二十岁,至少感觉上是这样。她坚信人的一生应当外出走走,去见识外面的世界,结识新朋友,品尝各式各样的美食,尝试不同的服饰。当然,在这段旅程中,她最渴望的是丈夫的同行,“我觉得总有一天他会愿意外出,总有一天我会成功说服他一同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