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报道,5月11日,河道专管员运用打捞设备对河面进行清理,同时智能终端实时传输水质信息;巡查员驾驶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逻,并与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对接。这种“人机结合”的河湖管理模式,正成为三明市明溪县解决传统治理挑战的重要工具。
明溪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过去长时间面临传统河湖管理维护模式的困扰:全县共有27条水系和555.65公里长的河道,全靠各乡镇的兼职管护员进行管理,他们所使用的设备简陋,巡河效率十分低效,而且资金短缺,难以保证长期有效的管理;一些河段出现了垃圾堆积、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环境,也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机制破茧 市场化管护激活治理新动能
如何解决河湖管理中“多头管理”的困境?如何让清澈的河流和翠绿的青山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明溪县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2024年5月,明溪县在全市范围内首个实施全流域河湖第三方物业化管理的创新机制。该县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成功引入了福建闽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并采用“绩效付费”的运作模式,建立了“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护模式,实现了从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专业服务的转变。
目前,一支由55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管护员构成的“河道管家”队伍,配备了打捞船、无人机、无人船以及智慧管理平台等先进设备,正穿梭在城区以及各个乡镇的众多河湖之间。
明溪县在治理机制方面,将全县555.65公里的河道统一纳入“一体化”治理体系,并实施分级别、分类型的管控。采取“每日一简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议、每季一考核”的工作流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监督网络,加强了河长和专管员的培训工作。在治理机制上进行了创新,精确解决了跨区域治理的难题,构建了一套规范且高效的治理架构。
评估体系日益科学化,二十项具体量化标准与养护成本直接相关,水质提升和问题解决效率被纳入评分体系,旨在构建“表现优异者受奖、表现不佳者需改进”的积极竞争环境。另外,我们设立了100万元的水域水质奖励资金,并推广了“晒水、议水、评水”的长期机制,同时与“双河长”制度相结合,制定了“一河(湖)一档一策”的方案,促使政府从“投入资金养人”转变为“投入资金求成效”,将专业事务交由专业人士负责,以此达到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最高化。
科技加持 构建“空天地”立体智慧管护体系
在明溪县河湖指挥中心,技术人员黄欣正在进行演示,他介绍道:“我们的大屏幕上正滚动显示着27个水域的实时画面,河湖的相关信息和水质监测数据都清晰可见。”
科技赋能为明溪县河湖管护开启智慧监管新征程。明溪县打造了“空天地”三维监测体系,河道管理员借助无人机、河湖管理信息系统、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了全天候的“一屏监控水情”“一网管理水系”的巡查模式;系统融合了水系电子图、无人机拍摄图像、人工巡河记录等多重数据,一旦发现涉及河流的违规行为,预警信息能够精确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同时智能设备还能自动识别巡查的盲点,从发现问题到处理完毕,均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河湖治理的全程数字化追踪与管控,构建了“上报—核实—处理—验收”的完整管理闭环。2024年无人机精准发现并处置10余起隐蔽排污事件。
昔日巡河需步行,遇到问题便拨打电话报告,汛期来临前后的垃圾清理总显得手忙脚乱。而今,借助智能终端与无人机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照片上传后处理进展亦能实时追踪,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吴松平同志作为胡坊镇河道专管员,对数字化转型的诸多便利感受颇深。
明溪县河长办常务副主任肖先杞指出,物业化管理在汛期的一大亮点是能够精确且高效地处理河坝淤堵的垃圾,设立安全警示,汛期过后迅速进行清理,并在短时间内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2024年,各级河长共巡河超过3.9万次,清理垃圾达2698吨,上报涉水事件3481起,处置率达到了100%,河道垃圾的总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实施物业化管理之前,汛期河道往往容易发生淤塞,灾后的清理与恢复工作进展缓慢。而采用“技术支持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策略,不仅使得河湖治理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还让民众真实地体验到了生态保护的成果,水生生态系统正逐渐恢复生机。
生态增效 多元融合促绿色发展新篇
明溪县在河湖治理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和智慧化的新途径,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生态成果:该县Ⅰ—Ⅱ类优质水占比高达100%,3个省控和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以上。
治理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明溪县以清澈的河流和绿色的河岸为基础,积极推动“水+观鸟+”以及“生态+”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夏坊溪流域经过整治,形成了一条生态廊道,盖洋溪生态廊道和鸣溪湿地公园等建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同时,国际候鸟通道的修复工程为迁徙的鸟类提供了“驿站”。此外,还同步举办了海峡两岸(明溪)观鸟挑战赛以及沪明合作·观鸟观自在等活动,成功打造了“观鸟胜地・自在明溪”的特色品牌,使水环境质量成为该县发展的一个亮点。
与此同时,全省首个乡镇级EOD项目,即胡坊镇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林产业融合工程,正通过整合荒地资源、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达成绿色与富裕的双赢目标。此外,城乡污水治理、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等项目也在同步推进,水生态的美丽正逐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利益。
明溪县通过实施全流域河湖物业化管理,开启了生态治理的新篇章,形成了由政府引领、市场操作、科技助力、全民共享的治理模式。在此模式下,民生福祉的提升与产业发展的步伐同步,共同描绘出一幅“河流畅通、水质清澈、河岸翠绿、景色宜人”的生态美景,显著提升了民众的生态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将着手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河流湖泊管理领域的运用,并致力于推进“物业管理与智能化监管”两种模式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发展。明溪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曾荣华指出,该县将致力于打造生态河道,构建幸福河湖的全域建设新典范,通过“保护水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的绿色发展策略,为明溪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