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一部备受瞩目的热门剧集在北京与上海成功举办了6场演出,门票一经发售便迅速售罄。大麦网上的“想看”人数高达22万,成为话剧、音乐剧领域10年来单个剧目中的佼佼者——这部作品正是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在上海的最后一场演出中,观众们含着泪水激动地高呼:“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受到召唤·敦煌》这部作品,是对历经千年沉淀的敦煌文化以及代代相传的莫高精神的深情回顾和崇高礼赞。这部音乐话剧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担任编剧和导演,并由青年演员张艺兴担纲主演。它即将拉开国内巡演的序幕。在6月至7月间,该剧将在南京、兰州、成都等城市依次上演。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该剧以1935年常书鸿受敦煌之召担任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以及2035年敦煌数字研究中心的张燃青年,分别作为两个时代的代表,从巴黎到北京,讲述了两条青春轨迹交织的平行故事。这两个时空背景下的青年,通过一段“跨时空”的奇妙经历,展现了敦煌守护者们代代相传的“坚守沙漠、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莫高精神与匠心品质。
在当前国风国潮盛行的背景下,国话剧院始终不懈地追求在艺术创作中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受到召唤·敦煌》便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一次尝试。田沁鑫坦言,她期望创作出能够与时代精神相协调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对经典艺术的现代化改编和编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领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进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受到召唤·敦煌》这部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巧妙融合,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科技、禅宗意境、时尚潮流以及人工智能等元素融为一体,创新性地颠覆了传统的观赏演出形式和舞台布局,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造出集“戏剧、电影、数字”于一体的巨制。其中,包含了15首原创歌曲,涵盖了多种音乐风格,如古典、流行、热舞、吟唱等,其曲风之丰富、曲目之众多,几乎可以媲美一场盛大的演唱会。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受到召唤·敦煌》这部作品汇聚了张艺兴、胡晓龙、甘瑞琦、彭可、金大乘、郝丹姝等众多年轻演员的力量,他们把在敦煌采风时所积累的素材、心得和灵感,充分融入到了新颖的创作中。这一过程使得青年演员们的身心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激发了他们无限的青春活力。
张艺兴独挑大梁,一人扮演两重角色,其舞台跨度达万里之遥,时间跨度更是跨越百年。剧情在两代人的探寻、坚持、情感与困惑中逐渐展开。“传统文化是我们之根,它定义了我们是谁。”张艺兴如此表达,该剧吸引了众多观众,覆盖了音乐剧、舞剧、话剧等多个领域,呈现了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唱、跳、说、演等方面,张艺兴都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不容有任何闪失。
《受到召唤·敦煌》剧照
《受到召唤·敦煌》这部音乐话剧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甘肃省委宣传部、敦煌研究院以及敦煌市政府的鼎力支持,由中国国家话剧院负责制作和演出,同时,央视网、央视频、北京大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国话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