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表示“小米YU7若销量不足三十万,则难以维持市场地位”,同时有所谓的“黄牛”声称可以代为预订,代购费用最高可达1.2万元。
千呼万唤始出来,备受外界关注的小米YU7来了!
5月22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见证了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小米YU7的盛大亮相。这款车型与特斯拉Model Y相似,提供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其中,标准版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835公里。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透露,小米YU7将在7月份正式进入市场。然而,在发布会上,小米公司并未透露具体价格,也没有启动预售活动。
外界有声音称小米YU7的售价高达19.9万元,但在发布会上,雷军这样回应:“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绝无可能。以Model Y的配置为标准,价格若不到三十几万,我们实在无法接受。”
雷军称“小米YU7没有三十几万下不了台的”
雷军表示,到目前为止,小米SU7系列自上市以来已满一年又两个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5.8万辆汽车。特别是4月份,该系列车型交付量达到了2.8万辆,成功夺得了20万元以上所有车型销售冠军的宝座。
雷军强调,回顾小米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始终将技术作为核心。“五年前,小米对外公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即投入高达1000亿元,预计五年内的研发总投入将达到1020亿元,其中2025年预计投入将突破300亿元。”雷军进一步透露,展望未来五年,小米计划在核心技术领域追加2000亿元的投资。
雷军讲话画面
当夜幕降临,"小米新品发布会"、"小米未来五年将追加研发投资2000亿人民币"、"小米YU7手机"以及"雷军表示小米YU7若销量不足三十几万则无法立足市场"等关键词纷纷登上热搜榜单。
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雷军未过多介绍辅助驾驶
小米YU7的中文名称叫做“小米御7”,其含义象征着“陆地战车,随风驰骋”。雷军透露,该车型尺寸为长4999毫米、宽1996毫米、高1608毫米(含1600毫米),轴距长达3000毫米,属于中大型纯电动SUV类别。
小米YU7与小米SU7同根同源,我们致力于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理念。小米YU7,是我们为适应先进时代精英需求而精心打造的先进SUV。雷军表示,小米YU7拥有极为突出的特点,不仅拥有优雅的外观造型和卓越的性能,还兼具豪华感和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同时融入了先进的智能科技。
雷军透露,这款新车提供了三种动力配置,包括单电机后驱型、双电机四驱型以及双电机高性能四驱型。在单电机后驱型中,搭载了容量为96.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其CLTC纯电续航里程可达835公里。至于两款四驱车型,它们分别配备了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均为770公里。
小米YU7在色彩搭配上提供了宝石绿、钛金属色、寒武岩灰等多种选项供消费者挑选。而在内饰设计上,它采用了全新的视觉交互系统——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HyperVision。
小米YU7发布会现场
在动力系统方面,小米YU7采用了纯电动驱动技术,并提供了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配置选项,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23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电机四驱版本的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220kW和288kW,整体综合功率高达508kW(相当于691马力),其最高行驶速度可达到253km/h;而单电机后驱版本的最大功率为235kW,其最高行驶速度可达240km/h。
雷军介绍新车时用词较为“克制”
雷军在介绍新车时,其演讲风格与以往频繁出现“金句”的场合有所不同,显得更为“克制”。举例来说,在谈及座椅配置时,他提到新车配备了与豪华车型相媲美的电动座椅,并且特别指出:“此处无需与任何一款豪车进行比较。”
在辅助驾驶技术领域,雷军并未详细阐述,仅仅提及了该系统所配备的硬件设施。在讲解过程中,他并未对软件系统进行介绍,同样也没有具体说明辅助驾驶能够实现哪些具体功能。
在辅助驾驶技术领域,雷军透露,小米YU7车型配备有英伟达的Thor芯片,其算力高达700 TOPS。此外,该车型还装备了探测范围可达200米的激光雷达、一台4D毫米波雷达、十一台高清摄像头以及十二台超声波雷达。与小米SU7相比,小米YU7将全面配备小米汽车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并且同样配备了激光雷达。
车企智驾宣传“降温”了?
实际上,自4月份起,小米汽车在营销策略上对“智能驾驶”的宣传有所减弱。在整个4月份,小米汽车仅在官方微博上提及“智驾/智能驾驶”两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3月份,小米汽车的官方微博中提及“智能驾驶”的内容高达6条。
5月初,有网友注意到,小米汽车的宣传资料中,其智能驾驶技术的表述已经发生了变化,将原先的“智驾”一词替换成了“辅助驾驶”。同时,“代客泊车”这一功能的描述也被调整为“代客泊车辅助”。对此,小米汽车官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调整是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号召,并遵循汽车行业关于驾驶自动化的分级标准。
小米并非唯一,自今年上海车展以来,众多汽车制造商在推广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时都表现得相当谨慎,之前盛行的“全民智驾”和“智驾平权”等营销用语在公开场合已鲜见踪影。比如,理想、蔚来、鸿蒙智行等品牌均对宣传措辞进行了调整,不再提及“高阶智驾”等术语,转而广泛使用“导航辅助驾驶”等表述。
智驾宣传降温背后,是有关部门监管政策正在收紧。
今年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公布了一则消息,即《装备工业一司举办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该公告着重指出,汽车制造商必须明确界定系统功能范围以及安全应对策略,严禁进行夸大或虚假宣传,必须严格履行告知职责,切实肩负起生产一致性和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责任,从而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
工信部规定,汽车制造商在广告宣传时不得采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或“高阶智驾”等可能造成混淆的词汇。他们应采用“智驾等级+辅助驾驶”的表述方式,比如“L2级辅助驾驶”。同时,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和“远程遥控”等术语,并强调驾驶者需全程负责操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陈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监管政策的加强使得智能汽车的推广逐渐趋向理性。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和企业自我约束的双重保障下,行业自然而然地回归到理性发展的轨道。同时,企业也将更加重视产品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欲与Model Y一较高下
小米YU7选择了SUV这一竞争更为激烈的细分市场,并且直接对准了特斯拉的Model Y发起挑战。在发布会前夕(5月21日),雷军这样说道:“这个领域内高手如云,每位选手都具备超凡的竞争力,竞争确实异常激烈。然而,我坚信YU7拥有独树一帜的吸引力。”
5月22日,崔东树,乘联分会秘书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小米YU7将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车型,它对Model Y将构成一定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Model Y的销量必将下滑。我国SUV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拥有足够的空间接纳众多新车型。
在全球纯电动SUV领域,特斯拉Model Y一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不过,近些年,伴随着我国自主品牌的迅猛发展,特斯拉Model Y在我国市场遭遇了空前的竞争挑战。
2025年1月10日,特斯拉Model Y的升级版在中国官方网站上正式亮相,与此同时,首发版车型也同步推出。特斯拉官方通过发文表达观点:“在所有对比中,唯有升级版的Model Y才能超越标准版Model Y。”此外,特斯拉还通过微博发布了内容为“升级版Model Y,即便对比”的动态。对此,雷军第一时间回应“好的”,并直接点出了小米YU7。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并非首个正面挑战Model Y的车型。已上市的乐道L60、极氪7X、智界R7、阿维塔07、比亚迪唐L等多款新车均以Model Y为目标。今年1月,在小鹏汽车发布焕新版的Model Y之前,该公司甚至表示,“小鹏G7有望成为今年25万元级别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SUV”。
实际上,众多汽车企业的高层领导均曾放言,他们旗下的车型将超越Model Y,“全面对标Model Y”这一口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频繁出现。“我国汽车企业正合力,将Model Y从长期占据的领先地位上拉下马,这是每一位中国汽车从业者都期盼看到的景象。”智己汽车首席市场官李微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蔚来汽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Model Y在25万元这一价位区间产生了一种吸引力。在这一价格区间之上和之下,聚集了众多优秀车型。
尽管已经公布了销量数据,但观察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售价大约在20万元区间的国内SUV车型,至今尚未达到超越特斯拉Model Y的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Model Y的累计销量达到了约8.19万辆,这一成绩使得它在市场上处于断层式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智界R7的累计销量约为2.87万辆;乐道L60的累计销量约为1.48万辆;极氪7X的累计销量约为1.47万辆;而阿维塔07的累计销量则约为1.34万辆。
崔东树指出,小米YU7的上市有望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然而Model Y却不会遭受显著的负面影响。Model Y作为一款融合了独特创新技术的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且其消费者群体更加注重理性选择。
有“黄牛”称可代订小米YU7
小米YU7尚未面世,却已吸引“黄牛”的目光。5月21日,记者观察到,在一家二手交易平台上,众多商家纷纷上架了“代订YU7”的页面,其代抢费用从1000元至1.2万元不等。
众多商家在发布代订、代购、代拍信息时,通常会提到“F码(小米优先购买资格码)”以及“首批提车”等关键词。代订的流程与个人直接下单无异,只需将您的个人信息以及所选择的车辆配置和颜色告知我即可。一位代购小米YU7的商家表示:“先锁定订单,等用户确认提车时间没有问题后,再将定金转给我代为支付;确认无误后,再将代购费用5000元通过平台支付给我。”
此外,该代订商家不止一次地明确指出,他们所采用的软件在抢购速度上远超一般用户,支付过程同样迅速,并且确保能够成功获得首批的报名资格。
另外,还有一家收取2000元代订费用的商家向记者透露,他们手中掌握着只有内部员工才能获得的特殊优惠券——一张价值2000元可抵扣5000元的优惠券。然而,该商家也指出,首批的优惠名额已经被预订一空。“早在半个月前,小米YU7的首批交付名额就已经被一些抢先预订的用户一抢而空。”商家如此说道。
记者迅速向小米集团进行了核实,对方明确指出:“所谓的代订纯属虚构,小米汽车的购买途径唯有官方渠道。”小米集团的工作人员进一步说明,目前官方仅设立了YU7的预约咨询途径,并未开放任何形式的盲订服务。
5月22日,北京一家小米汽车的销售人员对记者透露:“那些所谓的代订别信,不少消费者因此损失了钱财。自己动手就能搞定,那些广告都是骗人的。”
5月22日午后,小米公司公关部门负责人王化在其微博上发布信息提到,“又是那些虚假预订、代购以及价格信息的传播期,请大家切勿轻信”。同时,雷军宣布的“今晚小米YU7不会开启小规模预订”,这一消息无疑给正被炒得火热的“代订圈”降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