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赛马会(马会)于今日(6月26日)对外公布,将出资4.5亿港元,旨在助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的举办,同时亦将资助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的筹备工作。此举充分展现了马会对我国体育盛事的坚定支持,并彰显了其与香港特区政府携手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今日,马会协助举办的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签约活动在政府总部成功举办。该仪式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亲自见证,签约双方代表分别是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以及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马会及其慈善信托基金共同批准了4.5亿港元的资金分配,这一数额用于资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在香港地区的比赛活动。马会作为香港赛区赛事的唯一合作伙伴,其赞助级别位居最高。
全国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我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事。今年,粤港澳三地携手共同承办了全运会和残特奥会,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弘扬体育精神、推动健康发展和实现共建共享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彰显了香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实力。
马会主席利子厚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圆满成功表达了美好祝愿。他指出,马会作为一家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世界级体育机构,始终致力于支持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这包括投资建设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马术比赛场地,并提供专业的支援服务,同时为杭州亚运会的马术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他深感荣幸能够为这场体育盛事提供支持,坚信与十五运会的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大湾区的一体化进程,还能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来促进制度上的创新。
罗淑佩在致辞中强调,成功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香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马会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赞助,无疑为香港赛区的赛事筹备注入了强劲动力。她提到,马会的资助将主要投入到义工服务项目、全港范围内的社区和学校推广活动,以及为弱势群体和青少年提供观赛机会等方面。她对于马会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期待与广东、澳门共同打造一场简约、安全且精彩的湾区盛事。
马会通过赞助香港体育学院举办的“赛马会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向在十五运会和第十二届残运会中荣获奖牌的香港运动员颁发现金奖励。在过去,马会也通过该计划对在2024年巴黎奥运及残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及亚残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了表彰。马会期望所有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能表现出色,创造辉煌成绩。
同时,大约有100名来自马会义工队的成员将在十五运以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担任团体义工。他们遵循马会“构建更和谐的社会”的核心理念,在服务开始前,这些义工将接受大约13小时的培训。他们的加入不仅为社会关爱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彰显了马会对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坚定支持与投入。
马会作为香港的一流体育机构,持续助力我国举办众多大型区域与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诸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体育盛事。广州亚运会结束后,马会在从化区投资建设了马术比赛场地,并致力于将其发展成为全球顶级的马匹训练基地。从化地区马业发展历程中,马业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在马匹运输、检疫流程、兽医专业服务以及兽药跨国应用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创新。
长期以来,马会致力于推广社区和精英体育活动,确保各年龄层、不同背景及能力的人都能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1982年建成的香港体育学院(简称体院,其前身为银禧体育中心)是由马会与香港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现已成为本地精英运动员的培养中心。此外,马会还在2021年出资1.5亿港元,采用等额配对的方式,与香港政府携手设立了“运动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今年11月9日至21日,第十五届运动会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其中,香港赛区负责举办八个竞技项目,包括男子22岁以下组的篮球比赛、场地自行车赛、击剑、高尔夫球、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和沙滩排球比赛;此外,还将举办一项群众性赛事活动——保龄球赛。
残特奥会将在本年12月8日至15日举办。此次香港赛区将负责四个竞赛项目的组织工作,包括残奥项目中的硬地滚球、轮椅击剑和乒乓球(TT11组),以及特奥项目中的乒乓球;而大众项目则涵盖了轮椅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