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渣渣郡
本文在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首次亮相。该公众号致力于展现当代年轻人的形象、经历以及他们的观点。
在公元1403年的一个晴朗日子里,明成祖朱棣下令搜集从古至今的各类书籍,剔除其中的冗余部分,编纂成一部规模宏大的典籍,这部著作被命名为《永乐大典》。
三千名博学之士,不分昼夜地抄录各种稗官野史、医学方术、农桑杂记以及奇技淫巧等内容。经过五年的努力,他们编纂完成了超过二万二千卷的著作,装订成一万一千多册,这些书籍最终被用于朝廷内部的收藏与使用。
古时撰写书籍的先哲们或许未曾料到,数百年后的今天,这部古老的文献目录在互联网时代竟成为《印第安纳·琼斯》电影中象征神秘力量的约柜:它既是开启世界征服之门的钥匙,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最高象征。仿佛一旦掌握其真谛,文明便能瞬间焕发新生,实现伟大复兴。
这种效力,使得它成了支撑“西方伪史论”中最重要的房梁。
在浏览中文网络信息时,相信大家对所谓的西方虚假历史理论多少有所了解。这一理论主要围绕三个古代文明的历史真实性展开,其核心观点是古希腊、古埃及以及古罗马的历史全都是虚构的。
仅进行指责,缺乏阐述,即便黄金法则也显得徒劳无功。指责西方篡改历史记录,随后断言其属于落后文化,却无法对从文艺复兴至今的西方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出合理解释。
因此,为了提升该概念的可靠性,他们额外提出了两个关键要素:首先,他们认为中国是万物的发源地;其次,他们指出西方曾剽窃了《永乐大典》的内容。
在2020年7月7日,这两册《永乐大典》分别是湖字册的卷2268至2269页以及丧字册的卷7391至7392页。
在法国巴黎的eaussant Lefèvre拍卖行,该作品以812.8万欧元的价格成功拍卖成交。
这种观点有多流行呢?
那么,简单来说,近期我国对一些传播“西方伪史论”观点的自媒体账号实施了封禁措施,同时,众多学者和专家也对这种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然而,在短视频这一领域,由西方元素、中国元素以及剽窃技术交织而成的混合体,依然在互联网情绪的赛道上燃烧得异常猛烈,火焰借助风力不断扩散,风力又助长了火势,使得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势头难以遏制。
《天工开物》中是否记载了iPhone和蒸汽机的起源,抑或《易经》是二进制的源头,亦或是许多人坚信郑和的宝船曾使用蒸汽机,瓦特受中国神秘书籍启发而灵感迸发,甚至儿童科普读物的推销广告也以此作为卖点,这些说法显得颇为玄妙。
遗憾的是,这张被广泛用作证明蒸汽机技术起源于我国的插画,实际上并非源自《永乐大典》。
此图源自1841年丁洪辰编撰的《演炮图说》一书的第四卷第十五章,其标题清晰注明为“西洋火轮车图”。
智识的宣讲,并不能阻挡西方伪史论信徒的认知。
信徒们深信西方文明是通过窃取《永乐大典》而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然而,我认为真正值得深入研究的却是: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永乐大典》这样的符号,就是文明胜负手?
之所以关于《永乐大典》涵盖所有事物来源的说法得以广泛传播,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民众内心深处存在着对“百科全书”的崇拜情结。
这是现代消费主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每个国家都出现过。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于1991年发行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堪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该书自问世以来,截至2016年已售出400万套,在儿童读物领域无疑是一款热销的畅销书。
一方面,那个时代的资讯传播途径较为狭窄,缺乏互联网的便利,使得人们对百科全书所具备的全面知识深信不疑;另一方面,正值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时期,百科全书成为了文化积累的重要象征。
我对这本书记忆犹新,它价格不菲,需花费80元,尽管如此,众多家长仍旧为子女购置了它。
每一场百科全书的购买热潮,似乎都源于那个黄金时代的求知热情,然而,若深入剖析,所谓的“渴望”二字,实则不过是人们对知识渴求如久旱逢甘霖般的强烈体现。
在历史上,知识曾长期被权贵、教会和国家所独占,而百科全书常被看作是“官方真理”的标志。这些书籍在销量最高的时期,往往与国家变革、社会阶层变动以及教育范围的扩大相吻合。
以《大英百科全书》为例,其最初的目标并非面向普通百姓或一般市民,18世纪时,全套书的售价高达40先令,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名普通工人几个月的薪水。然而,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拥有百科全书逐渐演变成那个时代全国范围内的消费潮流。
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类似的情形亦曾上演。当时的文化评论家们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盲目购买百科全书的行为,不禁之以鼻,戏谑道:
百科全书不过是中产阶层的一种装饰品...他们通过分期付款购买那些一辈子都无法读完的书籍,表面上说是为了孩子,实则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阶层下滑的忧虑。
在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出发,安全感被视为最为关键的因素;而人们购买百科全书,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系统化知识和确切信息的迫切需求。
你不妨想想,即便是普通的百科全书也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那么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分类最全面、篇幅最庞大的古代文献——《永乐大典》,其中又怎能不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奥秘呢?
这种对百科全书的崇拜之下,庞大的《永乐大典》自诞生之初便承载了无上智慧的象征。
这部书籍在经历大量内容遗失之后,自然而然地契合了“失落文明”这一阴谋论主题,其中亚特兰蒂斯人制造飞碟、玛雅人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与外星人取得联系、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中隐藏着黄金王座等情节,均属于此类故事系列。
该叙事的核心理念是坚信,在遥远的古代,存在着一种文明,其智慧或技术超越了现今,然而,由于灾难、阴谋或是权力斗争,这些文明要么消失无踪,要么被刻意隐藏,一旦这些遗产得以重现,便有可能彻底改变现有的文明格局。
尽管这种关于失落的阴谋论与文明的联系难以清晰阐述,然而,它与人们内心深处的失落情绪紧密相连。
面对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伊格纳修斯·多内利撰写了一部名为《亚特兰蒂斯:大洪水前的世界》的畅销书籍。在这部书中,他宣称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亚特兰蒂斯。然而,这种说法背后所反映出的精神状态,实际上揭示了人们通过亚特兰蒂斯的想象来表达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焦虑情绪。
1882年,《亚特兰蒂斯:大洪水前的世界》初版
此外,苏联解体之际,俄罗斯涌现出诸多离奇言论,诸如莫斯科地底隐藏着古时神庙,又或是古代斯拉夫人早已掌握了太空航行技术,总之,归纳起来便是“一切起源皆在俄罗斯”。
简而言之,随着传统苏维埃叙述的崩溃,民众普遍遭受了“自我否定”的创伤,而阴谋论则成为了民族自豪感的替代品。
从网络流行语到现实生活,人们普遍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永乐大典》这一观点之所以广为流传,其背后的心理动因与之前所述相仿。
这既是面对全球化浪潮和自由贸易冲击时的一种文化自卫机制,亦是治疗我国百年屈辱历史创伤的心灵良药。随着外来文化的广泛渗透至生活的各个角落,个人在世界的定位变得模糊不清,随之而来的是认同感和安全感的丧失。须知,人类与群体不仅是理智的生物,更是追求尊严的生物。
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些模糊,然而,若你曾在老国企的家属区生活过,便会深刻体会到认同与尊严的珍贵。从呱呱坠地到退休归家,许多人或许都在这片大院中度过了一生的时光,单位为他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圈,他们的身份与尊严与单位紧密相连。
因此,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以及价值观的多样化对他们生活根基的冲击,他们往往难以接受任何与过往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相悖的见解。即便你指出他们曾经坚信的事物可能是错误的、缺乏理智的,也无法让一个心灵已感失落的人放弃那仅存的精神依托。对他们来说,一旦尊严丧失,便意味着一切皆无。
经济的迅猛增长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它也使得部分人的处境在相对剥夺感中愈发感到沮丧。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民族叙事成为了理想的慰藉方式:它似乎总是正确无误、充满正义,更带有强烈的共鸣。
由于世道日益败坏、恶人横行,因此《永乐大典》被誉为“失落的文化瑰宝”,而我则被称作“失落中的善者”。
除了对“永乐大典说”所倡导的尊严驱动理念表示赞同,这种观点的广泛传播亦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
在《探讨阴谋论的视频:于哔哩哔哩平台上传播或反驳国外虚假历史的视频》一文中,作者们经过对2023年9月2日之前所发布的共计302个相关视频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在B站平台上,相关内容于2019年11月首次出现。自2021年起,涉及外国伪史的视频数量逐渐增多,并在2022年迎来了其流行的高峰。尽管反对外国伪史的视频总体上吸引了更多的观众,然而,支持此类观点的视频同样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在过去的数年间,与伪史相关的视频总量持续上升,特别是在2022年这一年份。这种增长或许与那一年遭遇的来自“西方”的指责和污名化情绪有关……而外界的指责可能让人感到受到了不尊重。
在互联网上,众多年轻粉丝或许并非持有反智观念,他们把“永乐大典说”和“西方伪史论”看作是文化领域中一场无硝烟的较量,并认为这代表着对西方过分粉饰历史的文化的反攻——不论其论点是否过于抽象,只要能够削弱西方的话语霸权,阴谋论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但拿虚无对抗虚无,换来的只能是虚无。
涉及阴谋论的视频:在视频分享平台(哔哩哔哩)上传播或反驳外国伪历史
不论是当前的伪史学说、关于永乐大典的论述,抑或是流传千年的老子出函谷关、赴印度传教并最终促成佛教《老子化胡》传说的故事,似乎在岁月更迭之后,人们所追求的实质并无太多不同:
想要的都是——“我是你爸爸”。
这种观点看似满足了同温层的精神追求,然而对于他们所宣称的敌手似乎并无实质性的损害,反而可能损害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因为谁都不愿意与一个整天自诩为自家长辈的人打交道。
留给我们更为关键的问题,可能并非是反复强调我们的祖先也曾显赫一时的过往,而是我们是否具备创造类似价值的实力。
未来人类在撰写历史时,难道会惊讶地发现,关于明朝的记载仅剩下《永乐大典》中的“乐”和“典”这两个字了吗?
本篇内容源自虎嗅平台,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查阅原文: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36250.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