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在成都市双流区,一名年仅5岁的女童正蹲在小区的道路上嬉戏,不幸的是,她被一辆刚刚从停车位启动并右转的特斯拉轿车撞倒,最终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后,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的司机张某被警方刑事拘留并逮捕,随后,他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移交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案件发生后将近一年,本年度三月,该案于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在28日的下午,法院作出了一审裁决,认定司机张某犯有因疏忽导致他人死亡的罪行,并对其判处了十个月的有期徒刑。张某及其家人均表示对判决结果持有异议,并已决定提出上诉。
车辆启动前2分钟,女童蹲在了视野盲区
2024年4月5日午后,不幸的事故发生了。监控录像显示,14点43分,张某在领取完快递后,一边吸烟一边走向小区的地面停车位,然后他坐进了自己的特斯拉Model3,却并未立刻开车离开。据张某的家属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那时他在车内吸烟、使用手机,而且车门并未上锁。
事发前,女童独自在小区外道路上玩耍 图/监控截图
14:44分,一位小女孩出现在了停车位前的路面上,走了几步后便蹲在地上嬉戏。大约过了半分钟后,张某启动了车辆,离开了停车位并向右拐弯,仅仅几秒钟的时间,车辆便从小女孩身上碾过。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张某立刻下车查看情况,随后又回到车上拿起手机拨打了电话。
张某的行车记录仪拍摄到的视频资料表明,事发前小女孩确实走过车辆前方,然而当车辆发动时,记录仪并未捕捉到她的身影。而位于右侧的记录仪视频则进一步揭示,在车辆前轮经过后,小女孩的手腕才逐渐显现,紧接着又被后轮无情地压过。
孩子站立处距离那辆车大约三至四米,然而她蹲下后身形变得十分矮小,完全隐藏在视线之外。当时,他察觉到车辆似乎压到了某个东西,于是立即下车查看,并拨打了120和110报警。张某的家属表示,在他发出求救信号后,周边的居民立刻前来查看情况,仅过了几分钟,女童的家长也迅速赶到了现场。
遗憾的是,尽管120急救人员到场后立即进行了抢救,但女童最终还是不幸离世。法医鉴定结果显示,她的死亡是由于车辆挤压造成的严重颅脑损伤。司法鉴定中心对涉事小轿车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结果显示该车符合国家标准。此外,对张某的血液进行了检测,并未发现乙醇成分。
张某的父亲回忆说,事发之后,他们得知这名女童并非小区的住户,然而她的父母却在小区门口经营着一家烧烤摊。通过查看监控录像,他们发现,起初,小女孩是独自在马路上嬉戏,之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店铺,接着又向他们的小区走来。物业保安为她打开了门,却并未询问或留意她的看护情况。
张某一家对于自家特斯拉的预警系统失效感到不解。他的父亲回忆说,在事故发生前,他们正是因为信任特斯拉所宣传的全方位预警系统,才选择了购买该品牌的汽车,“然而事故发生时,车辆并未发出预警,也没有启动紧急制动,法庭从特斯拉获取的证据也验证了这一事实”。
车辆启动前,女孩蹲在了小区道路上 图/监控截图
检方建议追究交通肇事罪
2024年4月5日,张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分局实施刑事拘留。紧接着,在4月19日,他被依法批准逮捕。随后,在5月7日,警方完成了对案件的侦查工作,并将张某涉嫌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件移交给双流区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和起诉。
在同年6月22日,双流区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提出了交通肇事罪的指控,并向双流区人民法院提交了公诉状。经检察院审理,发现被告人张某在驾驶特斯拉轿车起步时,由于未能对起步时的路况进行安全观察,不慎将蹲在地面玩耍的受害女童压在车下,导致女童当场不幸身亡。
起诉书明确指出,根据交警部门的判定,张某的行为在事故发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及过错之严重,构成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检察院指出,张某在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小区内驾车时,违背了交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丧生,且承担了事故的全部责任。他的行为违反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依法应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张某在犯下罪行后主动向警方自首,并对其罪行进行了真实陈述,具备自首的情节,因此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他认罪态度良好,愿意接受处罚,建议对其从宽处理,建议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给予四年缓刑。
2024年7月,案件迎来了首次庭审。然而,由于张某一方指出庭审时缺少事故责任认定文件,且未明确判定张某承担全部责任,导致庭审不得不推迟进行。
交警部门出具的相关《交通事故认定书》揭露,张某在驾驶机动车穿梭于居民小区时,疏于留意道路状况及避让行人,其所作所为明显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相关规定,即“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保持低速行驶,并确保避让行人;若设有限速标志,则须遵循标志所示的速度行驶”。依照相关规定,判定张某需对此起事故承担全部责任,而女童无需对此事故负责。
然而,张某一方对全责的认定持不同意见。张某的父亲指出,在张某上车之前,他已经对道路状况进行了检查。紧接着,当女童蹲在地面玩耍时,她的身高并未超过30厘米,正好位于司机的视线盲区之中,“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人都难以察觉到她的存在。”
2024年9月3日,张某提交了复核请求,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经过审查,指出之前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事实认定存在不足”,并要求原责任单位重新开展调查和判定。
半个月过后,原交警部门重新进行了事故认定,认定该起事故是在居民小区内行驶过程中发生的交通意外,而非道路交通事故。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张某在驾驶机动车于小区内起步时,未能仔细观察四周环境,也未对地面蹲坐的幼童进行避让,其疏忽和过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张某需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而女童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书 图/受访者提供
法院一审判10个月 司机不服
今年3月26日,法院再度开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张某的父亲透露,案件发生后,他们进行了多次模拟重现,结果显示,坐在车内驾驶室的位置上,确实无法看到孩子。庭审中,公诉人也认可了张某作为驾驶者存在视线盲区的情况。
中国新闻周刊得知,在1月份之前,双方曾就此事进行过协商解决,张某的家属向女童的家属支付了经济赔偿,并因此获得了对方出具的《刑事谅解书》。此后,张某也获得了取保候审的机会。
女童家属在谅解书中提到,由于失去女儿,他们承受了极大的心理痛苦,同时,他们对张某家属的行为感到难以接受,因此,在前期协商阶段,他们未能形成谅解的共识。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张某家属立场的变化,同时考虑到张某并非有意犯罪,他在事后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表示悔过,并多次表达了诚挚的歉意,且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因此,他们决定对张某的行为表示谅解。
女童家属也向媒体表示,相信法院会依法公正审判。
北京剑安律师事务所的周兆成律师作为张某的代理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事发时,小女孩身体前倾,紧贴地面嬉戏,这一行为恰好位于司机的视线盲区。即便是先进的特斯拉预警系统,也未能够探测到小女孩的存在。因此,在案发那一刻,司机确实难以预料到这一情况。因此,他坚信,《刑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即便行为在客观上导致了损害,只要不是由于故意或疏忽,而是因为不可抗拒或无法预见的因素所导致,那么这种行为便不构成犯罪。
周兆成指出,该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人员出入必须登记并刷脸识别,然而5岁女童的家并不位于小区内,她却能自由出入玩耍。监控录像显示,保安在女童脱离监护人监管时,不仅没有加以阻止,反而主动为她开门,因此,他们认为物业管理方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张某的家属还提出,那名5岁的受害女孩在没有监护人的看管下,单独在陌生的社区内游玩,这表明监护人未能履行其监护职责,导致孩子误入险境,引发了这起不幸事件,“这种责任并不应该完全由司机来承担”。
3月28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张某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并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法院判定,张某登上车辆并占据驾驶座后,并未立即启动车辆,反而沉迷于玩手机和吸烟,对车辆周边道路状况及环境的变化毫无察觉。在驾驶前,他未能履行对车辆周边进行巡视、观察的必要注意义务,从而造成本案受害者被车辆碾压致死,其行为反映出一种因疏忽大意而产生的过失。张某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被害女孩的死亡,这一事实已足以认定其犯有因疏忽导致他人死亡的罪行。同时,女孩的监护人采取的行为并不能减少张某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在讨论罪名的判定问题上,法院指出,该涉事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不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畴之内。鉴于此,张某在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内,由于疏忽大意导致驾驶车辆撞击并致人死亡的行为,理应被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院宣判后,张某及家属不服判决,当庭表示上诉。
赵良善,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及公益律师,认为此案是一起普通的事故。他强调,交通肇事罪本质上是过失行为,并非故意为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若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巨额财产损失,责任人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若被告能获得受害者家属的宽恕,展现出诚恳的认罪态度,并对犯罪事实进行真实陈述,同时主动配合调查工作,通常能够获得缓刑处理。此类情形下,判决可能包括诸如判处8个月的有期徒刑,但缓期执行1年;或者判处1年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2年等类似情况。
赵良善指出,无论是5岁女童的家长还是小区物业,他们的责任仅限于民事领域,并不涉及刑事责任。依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女童家长若未履行监护职责,理应减轻司机在赔偿方面的责任;而物业若未履行管理职责,亦存在过失,需承担侵权责任,并向女童家长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张某的家属表示,鉴于一审裁决判定司机犯有罪行,他们计划对特斯拉发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