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战场,越来越热闹了!
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吹响了“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活动的号角!在此期间,即至2025年5月1日之前,成功入驻的商家将享受全年的佣金免除待遇。同时,京东方面明确指出,当前的招募活动仅针对“品质堂食餐厅”。
红餐网获悉,京东的餐饮外卖服务自2024年起便已投入使用。目前,京东正通过全年免除佣金的方式吸引商家加盟,这无疑是对外卖市场的直接挑战,一场新的外卖平台竞争战已悄然临近。
“杀”入外卖赛道,京东加速招募商家
实际上,在2024年的10月左右,京东的“秒送”频道已经推出了咖啡奶茶以及快餐外卖服务。然而,当时“京东秒送”仅仅作为京东APP的一个二级页面存在,入驻的品牌数量有限,整体看来更像是一次初步的尝试。
然而,如今打开京东APP,便会发现外卖服务已被提升至更为显著的地位。
以广州地区为参照,在京东APP中浏览,可以看到页面的上方已经设有“秒送”这一分类,点击该选项后,会展示出超市便利、咖啡奶茶、生鲜菜场、外卖等导航标签。在这些标签中,“咖啡奶茶”以及“外卖”两项特别标注,用户点击后可以直接跳转至餐饮商家的页面。
点击“咖啡奶茶”这一栏目,您会发现瑞幸咖啡、库迪咖啡、霸王茶姬、Tims天好咖啡以及茶救星球蔬果茶等多个知名连锁品牌均已加入其中。
在“外卖”选项的展开页面中,可以观察到窑鸡王、尊宝披萨、绝味鸭脖、遇见小面以及海底捞下饭火锅菜等众多品牌,它们主要涵盖了快餐和小吃两大类别。
依据京东极速配送的官方网站资料,目前该平台已与众多知名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周黑鸭、汉堡王、快乐柠檬、乡村基以及呷哺呷哺等多个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在配送环节,京东秒送提供了“商家自送”与“达达秒送”两种不同的配送途径。公开资料显示,达达秒送平台上的活跃骑手数量已接近130万。如此庞大的骑手团队,或许正是京东涉足外卖领域的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东秒送平台,同一门店的商品价格和最低消费金额通常比其他外卖平台要低。以瑞幸咖啡(万胜广场店)为例,其店内主打产品生椰拿铁在京东秒送上的售价为18.8元,而在美团外卖上的售价则为20.2元。此外,京东秒送平台上该店铺的起送金额也相对较低。
左为美团外卖截图,右为京东闪送截图
对此,业界人士指出,这或许是由于京东意图扩大市场份额所采取的优惠策略,通过提供免费配送、降低最低消费额以及实施产品价格折扣等措施,旨在赢得消费者对京东外卖品牌的认知和青睐。
尽管从实际的销售数据来看,京东的极速配送服务为餐饮业带来的客流量尚不充足,红餐网观察到,只有瑞幸、库迪等少数品牌的门店月销量能突破千单,而不少门店至今尚未公布月销量数据,且评分栏目显示“暂无”。
红餐网试图与京东秒送平台上的某家连锁快餐店取得联系,根据该店负责人所述,目前通过京东秒送平台收到的外卖订单数量并不多。此外,该负责人还提到,加入京东秒送的决定是由总公司做出的,而且包括具体的入驻步骤和所需材料在内的所有事宜,都是由公司层面统一安排的。
当被问及京东极速配送是否对商家提供补贴时,该负责人回应称,确实存在一定的补贴,然而具体细节并不明了,这主要是因为门店端未曾登录过该系统,亦未曾使用过。
此外,一位曾与京东外卖有过合作的商家向红餐网透露:“相较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服务平台,京东的即时配送业务目前面临不小的挑战,原因在于商家参与的热情不高,平台现阶段主要还是以大型连锁品牌为主要合作对象。”
抖音、微信、京东,大厂为何都爱“送外卖”?
谈及外卖服务领域,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美团和饿了么。经过数年的成长,这两大平台在用户使用习惯、餐饮合作伙伴资源以及配送网络等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显著的竞争优势。然而,这并未削弱其他行业巨头对外卖市场的兴趣和布局。在京东涉足之前,抖音和微信等平台亦纷纷加大对外卖业务的投入和布局。
2022年,抖音联手饿了么在南京率先试水外卖。
2023年伊始,抖音平台正式上线的“团购配送”功能,是通过与顺丰同城、闪送以及达达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配送服务的。
2024年10月,抖音生活服务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原有的团购配送服务全面升级为“随心团”模式。借助“随心团”,抖音外卖实现了外卖和堂食服务的入口统一,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灵活选择在店内就餐或享受配送服务。据悉,原有的团购配送服务自11月1日起,已逐步过渡至“随心团”业务。
Tech星球的报道指出,抖音生活服务团队成员透露:“经过多次的调整,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更多业务流程的打通途径。”这一举动亦显示出抖音外卖业务正持续地进行探索与调整,旨在探寻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另一巨头微信,在外卖方面的布局则稍微落后了一些。
2023年2月,微信推出“门店快送”小程序,将众多餐饮、饮品、食材及生鲜店铺整合在一起。消费者只需在微信“发现”页面的“小程序”中点击进入“门店快送”,随后切换至商家小程序即可轻松下单。配送方式多样,门店可自行配送,亦或由美团、达达、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平台代为完成。
2023年7月,微信的“门店快送”服务已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12个城市范围内展开,其服务区域正逐步实现更广泛的覆盖。
自那以后,关于微信“门店快送”服务的报道变得极为罕见。目前,若打开“门店快送”的小程序,会发现涵盖的餐饮品牌数量有限,绝大多数用户只能选择大型连锁餐饮品牌。
即便不提那些互联网大型企业在外卖领域的业绩,为何这些行业巨头还是争相投资外卖市场呢?
首先,外卖市场本身极具吸引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到了2023年12月,我国网络外卖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5.45亿,而市场份额更是突破了万亿大关。
外卖消费呈现出高频率和较高复购率的特点。对于互联网大型企业来说,利用这种高频外卖服务来推动其他低频次零售业务,无疑能够有效助力它们更深入地挖掘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实际上,大型企业普遍具备更丰富的流量和资本等资源优势。它们在外卖领域的布局,几乎可以说是顺带之举。一旦成功,便能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即便失败,对整体影响也不大。
餐饮外卖服务的产品需求极为迫切,因此对配送能力的要求尤为严格。若大型企业仅依赖第三方配送,其配送能力将极为受限,从而在拓展外卖业务上面临较大挑战。此外,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特定的使用习惯,对于京东、微信等后来者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外卖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无疑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挑战。
新一轮外卖大战开打,餐饮人还淡定吗?
实际上,众多互联网巨头不断对外卖行业进行投资,这直接波及到了众多大小不一的餐饮店铺。
对于众多餐饮从业者来说,提供外卖服务早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经之路。然而,随着外卖业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餐饮企业想要在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发严峻。
因此,当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外卖领域,甚至引发了一场被称作“新一轮外卖平台竞争热潮”的局面时,餐饮业的商家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然而他们的看法和立场却是千差万别。
例如,某些商家持观点,认为外卖平台之间的竞争越激烈,餐饮业者的境遇便会越为优越。因为这些新兴平台通常会提供流量和资金上的补贴,以吸引商家加入,从而与那些历史悠久的老牌平台争夺商家资源。
餐饮老板表示,随着外卖平台的增多,餐饮业者的选择范围得以扩大,同时,他们在佣金比例、提成以及订单流量分配等关键事项上也将获得更加强大的议价能力。
然而,众多餐饮业者的心态依旧保持谨慎。一些餐饮业主向红餐网透露,互联网巨头的一举一动往往容易受到过度关注和夸大。目前京东所采取的措施似乎是在暗中试探,而餐饮业者在尚未充分了解该平台的具体规定和运营模式时便急于投入,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后期面临损失的风险。
在他看来,各个平台所遵循的流量规则和运营策略存在显著差异,餐饮业者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以应对这些变化,并且还有可能面临多次的试验与修正过程。
从长远角度考量,我们或许还需平台与餐饮业者不断深化合作,力求实现真正的相互推动和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