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农业银行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正式签订了一份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合作协议。自协议签订至今已满三年,农行山东省分行已投入各类信用贷款总计1.7万亿元,这一数额超出了既定任务目标,充分展现了大型银行的责任与担当,为齐鲁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共同描绘了“五篇大文章”的辉煌篇章。
农业银行菏泽分行成功发放了全国范围内首个交能融合示范项目的贷款,该项目即为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此照片由潘若赛拍摄。
金融是支撑实体经济的生命线,其根本使命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了金融业应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高水平的支持,并具体指出了要着力推进科技、绿色、普惠、养老以及数字金融这五大领域的深入发展。
农行山东省分行主动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号召,坚决秉持“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柱银行”以及“服务齐鲁百姓口碑的银行”三大使命,肩负起金融服务的重任,践行大行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撰写好“五篇大文章”,为推动我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促进齐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与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之后,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数据、一幅幅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一张张客户满意的笑容……无不彰显了农行山东省分行将“科技驱动、绿色发展、普惠金融、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融入发展策略,以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创新聚变,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态
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首要动力,科技金融服务不仅对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连接科技与产业之间的核心枢纽。
近期,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将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定位为战略核心业务。依托网点众多、覆盖面广的运营优势,该分行不断优化内部机制,强化产品研发,致力于提升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此举旨在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在济南中国农业银行烟台网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所在地,山东分行不断强化金融扶持,与济南分行共同拟定促进强省会战略实施的“一项建议、两张清单”,为济南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针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推进,该行推出了“科创金融服务十五条措施”,并设立了自贸区支行和历下支行作为两家“科创金融示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烟台网点,同时持续优化专业运作模式和产品结构。济南分行所服务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数量已超过1600家,其科创贷款总额已达到120亿元,这一数字比试验区批准之初增长了近三倍。该行创新性地推出了“专精特新小巨人贷”这一专门的金融产品,荣获了2022年度济南市金融创新项目的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农业银行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的品牌形象。
农行淄博分行支持烧烤炉具生产厂商。陈鹏 摄
在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金融服务架构的过程中,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于济南与烟台两地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并在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上给予了重点扶持。该分行深入参与了济南地区的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济南分行及济南自贸区支行成功获得了科技金融事业部和科技支行的资格,从而在全省范围内展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该行不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紧密融合,已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技术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信云研究院等政府机构及外部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共同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并深度融入产业与金融的对接过程。山东省可信云研究院携手,我们共同促进了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助力科技企业成长。目前,该平台已吸引65家企业成为融资客户,累计融资总额高达17.89亿元。
该行致力于构建科创企业信贷产品体系,主动响应《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相关要求,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贷款”业务的试点研发,填补了同业在数字化转型市场中的空白,为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内的众多优质科创群体提供了服务。截至三月末,该行向“专精特新”类企业发放的贷款总额已攀升至169.15亿元,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45.31亿元。同时,该行已为924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服务,其中新增服务的企业数量为281户。
底色鲜明,耕耘美丽齐鲁展现新作为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淄博市淄川区,乃全球顶尖的高档色织面料制造商,同时也是国际一流品牌衬衫的制造商。该公司具备从纺织、染整、制衣生产直至品牌营销的全方位产业链。公司一贯秉持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着力构建一个绿色且可持续发展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其开发的“印染废水高效膜处理与回收利用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半缸染色、中水回收等创新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也因此被纳入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名录。
在企业追求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农业银行一直伴随着其成长。2024年1月,淄博分行专门为企业量身打造了服务方案,并成功发放了1亿元贷款。截至目前,该行已向企业发放了总额达24.28亿元的各类贷款。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凭借绿色金融研究院及创新实验室的强大平台支持,加强了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集中力量推动绿色转型的深入发展。
农业银行潍坊分行借助“产业集群+”这一模式,致力于推动青州市花卉产业的特色化发展。王殿昌摄影记录。
山东省农行分行采取优化机制、推出创新产品、深入研究和赋能、加强交流合作等多种手段,持续增强其绿色金融品牌的知名度。该行成立了绿色金融与碳达峰碳中和专门委员会,在业内首次设立绿色金融创新部门,构建了跨部门灵活的省级团队,向绿色金融领域倾斜政策和资源,并建立了“创新驱动、激励引导、约束规范”的综合性机制,全面促进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不断扩充产品种类,我们相继推出了“生态保护贷款”、“海洋碳汇质押贷款”等众多绿色信贷产品,并成功发行了多笔全国首创的“双标”、“三标”绿色债券,同时创下了全国可持续挂钩银团贷款“双首单”的新纪录。
该行致力于将绿色金融与区域重要战略紧密融合,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典范、深化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等关键战略,持续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已实施22项具有差异化的支持措施,推出了“黄河系列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构建了“大美黄河”系列品牌,助力小清河复航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呈现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金融成绩单。截至2024年3月底,该行的绿色信贷总额达到了2171亿元,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638亿元,其增长速度比全行其他贷款的增长速度高出36.18个百分点。
普惠先行,服务民生跑出加速度
近期,中国农业银行菏泽鄄城县支行携手鄄城县中药材管理办公室,向鄄城德信中药材购销企业成功发放了该县首笔“中药材e贷”,金额高达100万元。此举标志着农行专属信贷产品正式进驻鄄城县舜王城中药材市场。
鄄城县享有“中国绿色药都”的美誉,坐拥全国17家之一、山东省独此一家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舜王城中药材市场。2023年,该县颁布了《关于支持中药材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建议》,致力于构建健全的中药材产业链,持续促进中药材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为贯彻相关指导意见,鄄城县农业银行分行与该县中药材管理委员会深化协作,共同进行市场考察,细致剖析商户的金融需求,并推出专门针对中药材产业集聚区的金融服务方案。针对舜王城中药材市场,特别设计了“中药材e贷”产品。自产品问世以来,已向35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总额达2685万元。
山东省农行分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于民的宗旨,充分利用其网点众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全力推进便民金融服务。在此过程中,该行积极适应数字科技的发展潮流,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革,通过发展数字金融来增强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到3月底,该行普惠贷款总额达到1501亿元,新增贷款规模为302亿元,在四家银行中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3.7%。
持续增强对普惠金融关键领域的信贷支持,促使大型银行发挥引领作用,在首次贷款客户和信用贷款推广上不断努力,有力填补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空白区”,显著提高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便利性。尤其是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我们特别加强,通过分支行推行清单式服务模式,截至2023年,已累计发放贷款70亿元,助力148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优化供应链融资服务流程,组建专项推进小组,实施包括“加速提升”和“项目保理”在内的五项服务举措,成功为包括国核示范电站和济潍高速在内的17个项目的法人提供“项目保理”服务,累计投放供应链融资资金达21亿元,有力保障了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的金融需求。
呵护银龄,让养老金融贴心更暖心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众的生活,解决养老资源短缺的困境,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赡养和依靠,加快养老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智慧“用数”和智能转型的深入发展,导致银行网点智能设备数量增加,线上业务日益扩展,老年客户群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道“数字鸿沟”。他们面临“不会用、不敢用、不愿用”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农行山东省分行在持续推出适老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如何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老年人,助力他们跨越这道“鸿沟”,这成为他们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农行东营分行作为农业银行首批试点,率先开展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资金缴存、领取以及公募基金购买等服务。该分行致力于不断扩充养老产品种类,改进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并持续对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和健全。该网点设立了56个针对老年人的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常备有老花镜、助听器、放大镜、轮椅等辅助工具。同时,还特别设置了无障碍等候区和爱心陪护专席,并配备了移动填单台。此外,网点入口处还安装了无障碍坡道,确保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能够顺畅通行,全程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用心营造了一个具有获得感的便利服务环境。
以服务老年人为目标,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在其网点营业室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适老、助残、便民管理制度。包括便民爱心区域的管理规定、特殊客户上门服务流程、老年客户群体服务流程、老年客户突发疾病应急处理方案、老年客户人身伤害应急处理预案等十多项规程,这些措施从制度层面优化了服务流程,将关爱老年人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加“数”前进,数智赋能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依托数据这一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动力,数字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在这一进程中,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生命线,正日益成为激发内需、推动创新创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山东省农行在金融领域持续发力,其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精心打造数字乡村,推进智慧网点建设,并不断丰富和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从而在数字金融的赛道上积聚力量,为浙江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该行依靠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创新,加强了对民生服务的承担。积极提高老年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线上化程度,推出了特制的大字版农业银行掌上银行APP版本,有效降低了老年客户获取线上金融服务的成本,消除了老年客户在掌银使用上的限制,每月为超过16万户老年用户提供了大字版掌银服务。全力推进智能化校园建设,业务范畴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多层次教育机构及各类金融应用场景,为广大师生群体带来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的具体需求为切入点,全省范围内已成功构建了一系列智慧校园、智慧食堂、智慧配餐、智慧校车等金融与非金融领域的优质服务场景。
除此之外,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还运用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积极满足乡村振兴领域的金融需求。
积极推动“掌银下乡”项目,广泛普及掌银APP的乡村版本,克服了原有APP高门槛、操作繁琐等问题,至3月底,乡村版掌银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300万户。稳步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发展,主动深入乡村市场,将金融服务以线上形式拓展至田间地头。针对县域特色产业和企业,构建了一个以结算平台为枢纽,信贷发放与智慧场景为辅助功能的综合性服务方案,开创了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舒适的金融服务。
“五篇重要文章”紧密关联着国家的强盛之路,紧密关联着民众的期盼,紧密关联着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山东省农行将坚定地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职责,切实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指导思想,聚焦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持续深耕“五篇重要文章”,为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大业,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