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银行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部署,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探索。近日,它成功地为天津市蓟州区的某苗圃企业发放了 1000 万元的贷款,此贷款采用“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发挂钩”的方式。通过这种以“碳”换“贷”的方式,盘活了林业资源,破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天津市蓟州区的农林产业集中集聚。威海银行将目光聚焦于区域的特色优势,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的农林企业进行对接。当得知该苗圃企业由于经营需求而面临着资金缺口的情况时,威海银行迅速做出响应,依据企业的特点,创新了“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 开发挂钩”这样一种贷款模式。该模式把企业林业碳汇未来的收益权当作增信措施来进行质押。如果企业顺利开发出 CCER 造林碳汇项目,就会依照协议给予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这样能引导企业主动积极地去开发 CCER 造林汇碳项目,也能促使企业以更科学的方式管理森林资源,从而助力森林的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威海银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携手合作。通过借助专业的评估模型,能够对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的价值进行精确的量化。这样就为林业生态产品赋予了明确的“价格标签”,从而确保了贷款质押物价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该笔业务成功落地,使得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了深度协同。它丰富了信贷增信担保的方式,为区域绿色金融领域打造出了创新产品模板,这个模板可复制且可推广。同时,它还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即以生态权益质押,帮助山间的“绿叶子”变成了致富的“钱袋子”。
威海银行下一步将持续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它将聚焦于打造“绿色成金”这一特色品牌,同时探索“碳汇+”模式。还会持续挖掘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渠道,凭借金融的力量来激活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