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演进,液冷技术成焦点,曙光数创加速推动落地应用

admin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正迅速发展,从模型数量的激增到计算能力的提升,再到能源效率的显著进步,这一系列变革正在发生。在此过程中,液冷技术作为关键性的创新领域,已成为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风冷和水冷技术,浸没式液冷技术凭借其在处理高热通量、具备高密度扩展能力以及低能耗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正迅速向商业化迈进。在这股技术升级的浪潮中,作为液冷技术创新的先锋,曙光数创正加速推进其技术的实际应用进程。

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__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

从智算中心到绿色引擎,重塑高质量运营范式

随着大模型以及AIGC等高能耗应用的兴起,数据中心面临电力、空间和运维成本不断攀升的挑战,促使它们向高密度和低碳化方向发展。据数据表明,到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装机容量已达到54GW,预计到2026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74GW,而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已经成为推动散热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

曙光数创作为率先投身智算中心建设的服务商,在稳固算力基础的同时,推出了以“模块化设计、液冷技术以及智能运维”为核心理念的架构方案,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部署的便捷性。该架构在多种功率密度环境下展现出显著优势,例如:在3kW以下,适合采用风冷方式;从10kW开始,液冷技术的TCO表现更佳;30kW以上,冷板方案在性价比方面更具竞争力;而300kW以上,则需借助相变浸没液冷技术,以精准满足AIDC领域高速增长的需求。

在本次行业盛会中,曙光数创全面展示了其液冷技术的全系列解决方案,涵盖了相变浸没式、相变非直接接触式、冷板式液冷以及“液冷服务化”等多种前沿技术。

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_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_

冷板液冷技术凭借其紧密贴合的设计,能够将热量高效地传导至冷却介质,其模块化结构便于快速部署,适用于中高密度的AI推理集群等多种应用场景。我国推出的首个商业化相变间接液冷方案C7000-F,运用了创新冷媒,确保常压操作下无泄漏,有效避免了水质相关问题的困扰;同时,该方案融合了强化沸腾技术和微纳米级多孔流道设计,使得换热热阻减少了15%,并能够支持单柜高达100kW的功率需求,成功解决了水冷系统中的菌落滋生、腐蚀和结垢等常见问题。

AI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芯片散热、服务器能耗管理以及算力集群部署密度的优化,液冷技术在这些方面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曙光数创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鹏指出,在AI时代,液冷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变浸没液冷,破解算力“热墙”瓶颈

曙光数创着重推出的相变式浸没液冷技术,为高密度智能计算环境带来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将计算设备完全沉浸在低沸点、非导电的冷却介质中,热量得以迅速被吸收并气化,随后冷凝回流,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具备芯片级别的降温能力,还展现了卓越的散热效率和稳定性。

_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_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

该方案已通过多个平台的实际测试,展现出对国产架构的良好兼容性,同时其PUE值保持在1.1以下,有效减轻了能耗和空间负担,并促进了智算中心向模块化部署的进步。目前,超过40kW的机柜需要液冷技术支持,而随着Rubin架构的推进,未来机柜功率可能达到400kW,相变浸没液冷技术正逐渐成为关键的核心技术。

此方案有效减少噪声和磨损,并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同时简化了维护工作,已在“东数西算”项目的多个地区进行了试点应用。伴随着液冷服务器在市场中的占比逐步增加,预计到2030年其渗透率将超过30%,届时其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结构。

“液冷即服务”模式,加速液冷能力服务化落地

针对液冷系统部署难度大、维护难度高的难题,曙光数创推出了“液冷服务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了从咨询设计到部署交付,再到运维管理和价值评估的整个生命周期服务,从而实现了建设与运营的完整闭环。

_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_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

该服务模式精确对接了客户的核心需求,涵盖了从功率密度规划、设备选择直至定制设计、安装以及运维(水质管理)等各个阶段,提供了一套完整、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它有效解决了液冷服务器与动环设施之间的难以分离问题、维护保养的复杂性以及迁移过程中的困难。

此服务不仅帮助客户根据需求获取液冷技术、减少开支,而且能够依据运行数据对PUE和负载进行实时评估,进而提供节能减排的方案。此外,该服务模式已适应多种气候环境,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运行。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推广和模型规模的持续增长,对智能计算的需求急剧上升,这无疑对底层算力架构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液冷技术作为确保高性能和低能耗运行的核心支持,变得尤为关键。

张鹏,曙光数创的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指出:“客户所需的并非仅仅是CDU,而是一个既环保又高效、能够持续发展的智能计算服务系统。”目前,曙光数创已经在我国的多个智能计算中心实现了项目落地,借助“智能计算服务”的集成模式,成功构建了一种既可复制又可扩展的绿色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