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去南方游玩?这件关乎防蚊的事千万别忘了做

admin

国庆假期,不少人都打算出门旅行,不过欢快玩耍的同时,有个事情必须牢记,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的朋友们,更要当心,那就是——驱蚊!

01

[id_1984706603]

十月份开始,国内由北往南逐步转为秋季景象。在国庆与中秋两个节日临近之时,北方地带感受到的秋意愈发明显,日间与夜间之间的温度差距显著增加,夏天带来困扰的飞虫慢慢从人们周围消散。不过长江下游区域,炎热的气息渐渐退去,气温恰好抵达了飞虫繁殖生长的最适宜条件范围。

蚊子的幼体阶段,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二十五度到三十度,成年蚊子在同样的环境下最为活跃,而且存活的时间也最长。所以,在长江流域一带,十月是蚊子最后猖獗的时期。不过,在华南地区以及云南的热带地带,秋天过后的蚊子还要持续活动一个多月,才会慢慢平息下来。

所以,在国庆假期前往南方地区游览时,或许会遭遇当地蚊虫数量最多的情况,务必加强防蚊措施。

切记,防止蚊虫叮咬的方法涵盖涂抹防蚊药水,穿着长袖衣裤,住在有纱窗纱门的房屋,以及使用蚊帐等。

02

逛景点不要免费“红包”

白天外出时,留意城市及郊外地区是否出现带斑点蚊虫。若察觉此类蚊虫靠近,需立刻做好防备,可在露在外面的皮肤上喷洒驱赶蚊虫的药剂,或者穿上透气性好的长袖衣物,既能挡蚊又能遮阳,切勿让蚊虫叮咬留下红包。

睡觉前需要确认门窗是否有纱网等驱蚊设备,同时留意屋内是否存在蚊虫踪迹。若驱蚊装置效果不佳,或者夜里耳边不断响起蚊虫的嗡鸣声,可以选用电热驱蚊液或液体驱蚊剂来消灭害虫。环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0度以下,这样既能减缓蚊虫的活动,也能让自己在床上安稳入睡。

要记住,在每天太阳升起后的两个小时和太阳落下前的两个小时,这种有斑点的蚊子最为活跃,因此这段时间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措施。

03

境外旅游需防蚊又防病

前往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旅游,务必加强防蚊措施,东南亚地区蚊虫数量庞大,且存在多种蚊媒传染病。出行前需查明目的地的疾病发生状况,应准备相应的防蚊衣物和驱蚊药品,尽量减少蚊虫的叮咬。要是曾经被蚊虫咬过,回到国内之后假如出现发高烧、身体酸痛的情况,需要立刻去看医生,同时要把去过的国家和被蚊虫叮咬的情况说清楚,这样医生才能做进一步的检查。

要清楚,在东南亚这些热带地带,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以及疟疾是比较多发的疾病。得了登革热或者基孔肯雅热,通常会出现急性发高烧的情况,并且常常伴随有剧烈的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等不适感;而疟疾的典型表现是周期性发作的高烧和寒战。

04

景区也要做好控制措施

秋季时节,南方地区的旅游景点,需加强防蚊措施,防止蚊虫数量过多,以免干扰游客的游览活动,同时也要预防蚊虫叮咬引发疾病传播。景区周边的旅店、酒店以及各类住所,同样要落实蚊虫防治工作,努力打造无蚊环境,提高游客的居住体验,避免旅客在住宿期间遭受蚊虫侵袭而感染相关疾病。

切记,防控由蚊虫传播的疾病,核心环节在于阻止蚊虫滋生,并消灭它们,从而阻断病菌在人与蚊虫、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链条。

05

居家防蚊仍需注意

常在本地活动的人也不能轻视家中防蚊措施。秋季气温时常变化,蚊虫趁机活跃,一旦气温适宜,北方蚊虫依旧活跃,南方蚊子为了吸取最后血液也异常凶猛。大家既要清理房前屋后的蚊虫繁殖场所,也要注意个人防护,不给蚊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