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专访烟台苹果革命三年成效调查

admin

编者注:

品牌价值位居中国水果行业榜首的烟台苹果,面临着“人老、树老、品种老”的典型问题。 如何让果实“红起来”,让产业更加顽强? 2020年以来,一场聚焦典型问题的“苹果革命”拉开了帷幕。 三年过去了。 改革成果如何?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赶赴烟台苹果主产区栖霞市采访,推出专题报道《不一样的红——烟台苹果三年效应调查》革命》,聚焦烟台苹果全产业链,呈现“果都”烟台人与产业创新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新苹果”、更多的希望。 请阅读第二篇文章《村书记和临时村长的苹果故事》

村书记和临时村长的苹果故事

记者 张启阳 范 李楠楠 钟建军 杜晓丹 通讯员 栾勤成

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当产业沃土遇见创新种子,会迸发出怎样的活力? 在烟台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鹏吉与临时副镇长李惠峰结缘,创造了一段关于苹果的佳话。

村党支部书记踏实、务实、吃苦耐劳、求知若渴。 副市长是一位热心肠、乐于助人的“技术高手”。 两人共同努力,逐步将1000余亩传统“老果园”更新为充满生机的“新果园”,打造了解决“老树”问题的试验场。 他们种植的苹果品种质优价高,果农的生活越来越好。 昔日的贫困村早已实现脱贫。

以苹果为主题的视频通话

烟台有数百万果农,世世代代以种植苹果为生。 苹果是每个果农心中的一份重担。 他们是他们的生计,也是他们精心照顾的孩子。

从栖霞主城区出发,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 一路上我们看到的都是果园。 这是烟台苹果主产区的“主力军”。

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唐家泊镇。 如今,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烟台苹果看栖霞,栖霞苹果看唐家泊,唐家泊苹果看肖家夼”。 指肖家夼村出产的苹果,其味色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市场欢迎。

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苹果在村里的受欢迎,与村里的“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王鹏吉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一见面,记者就看到王鹏吉和一位老熟人的视频通话。

“李市长您好!您还在出差吗?今年市里给村里重建了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您能看看有没有好的苗木和品种介绍给我们看看?”

“我还是建议开发‘瑞雪’品种的另一部分。”

“好啊!村里现在种的那一批,是立冬后采摘的,特别甜,含糖量在十七度以上。”

“红富士的发育周期一般是180天,‘瑞雪’长一点,能做到195到200天吗?”

……

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

近日,烟台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王鹏基与临时副镇长李惠峰进行视频通话,就苹果品种征求意见。 (记者钟建军摄)

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

临时副市长李惠峰通过视频电话回答了有关苹果品种的问题。 (记者杜晓丹摄)

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

视频通话那头的老熟人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李惠峰。 两人通话的话题还是老话题——苹果。

李惠峰,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至2018年担任栖霞市科技副市长。在全市果农果树知识培训会上,参加培训的王鹏基对栖霞市引进的苹果新品种特别感兴趣。李惠峰. 。 王朋吉的兴趣源于焦虑。 随着果农变老,树木也在变老。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

多年来,果农的平均年龄在60、70岁。 树龄30、40年的果树不愿意更新。 高大乔木的管理成本非常高。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都在思考,而作为村书记的王鹏吉更是着急。

“我邀请他来我们村看看,考察后他说我们村特别适合种苹果。” 王鹏吉说道。 随后,山东省果品研究所在村里建立了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一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落地。 到达肖家关。

根据规划,2019年至2022年,烟台市将通过砍旧、建新、以新代新等方式,对280万亩果园中的120万亩老果园进行改造更新。那些。 肖家夼村是果园更新的一角。 。

市长带来苹果新品种

在担任栖霞市科技副市长期间,李惠峰主要从事苹果品种评价和技术推广工作。

“此前,肖家夼村是市级贫困村,我们在栖霞执勤时,到肖家夼村调研时发现,村里环境很好,但果树品种老化而且种植模式比较落后,导致老百姓的生产成本较高,效率比较低。” 李惠峰带着这些问题回去了。 经专家论证,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对肖家夼村进行了定点帮扶,为该村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

后来,临时工作结束了,但李惠峰与村子的联系依然存在。 “村里对我们的工作很认可,群众也很热情,所以我们就把一些新选的国产品种引进到肖家夼村。在王书记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发现瑞雪等一些品种表现非常好,工作就这样继续进行下去。” ”李惠峰说道。

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

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李惠峰(左)多次来到肖家夼村,一步步向果农传授技术。 (王鹏吉提供)

几年后,李惠峰的临时职务结束了,王鹏基仍称呼他为“李市长”。 “李市长每年都给我们村免费提供苗木和种植技术,村里的老果园也逐渐得到改造。” 王鹏基说,现在,村里1000多亩果园中,已有700至800亩进行改造,改造还在持续进行中。

随着果园的改造,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2019年底,肖家夼村实现脱贫。 2020年,肖家夼村成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乡村振兴技术示范基地”,一些新技术、新品种在村里推广。

近年来,种植的新品种已进入挂果高峰期,给果农带来了良好的利润。 “瑞雪等品种的苹果每斤能卖到12元,供大于求。目前村里种植瑞雪100多亩,每亩产量六七千斤,还有更多。” “80%以上的水果都在85号以上,效益非常好。”王鹏基说,现在村里成立了栖霞小黑宽果蔬专业合作社,对1200多亩果园进行统一管理。 老果园改造、更新果树品种、施用有机肥、定期组织果农培训等工作已常态化,苹果品质得到规范。 销量不断攀升,创立了“小黑康”品牌,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经过多年的交往,王朋吉和李惠峰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 不仅是果树种植、农业生产和动态,还有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他们都会互相倾诉。

“特别感谢山东省果品研究所和李市长的帮助,虽然他已经结束了临时职务,但我们的关系并没有破裂,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王鹏基坦言,在科技助力下,肖家宽村苹果产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就像回到了家乡”

因为苹果与肖家夼村结下了不解之缘,谈起肖家夼,李惠峰的语气中透着一股怀旧之情,“我每年都会去那里很多次,很熟悉,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前段时间,李惠峰回村进行调研、科普。 他发现,果农对新产品选型和改良工作认识不够。

“现在大家建好新果园后,主要就是出去买苗,我们可以在这方面算账,不需要再出去买苗了。” 李惠峰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做好“净化复壮”工作,看谁的苹果结果实。 好吧,标记树木并观察它们几年。 如果表现比较稳定,可以在村里推广,这样可以减少人们对苗木的投入。 包括那些新引进的品种,都要进行不断的净化复壮工作。 这将确保肖家夼村的果树改良工作始终跟上市场需求,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

“我们的帮助是一方面山东烟台苹果基地,王书记的积极配合和村里群众的信任非常重要。” 李惠峰说道,“等这段时间的工作结束之后,我就去村子里,把群众聚集起来,净化、复兴的事情告诉大家。”

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肖家夼村引进种植金星金等新品种。 (王鹏吉提供)

昔日满是老果园的肖家夼村,如今已是新果园星罗棋布。 李惠峰总是比村里的人想得更多。 为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他在村里推广了富士芽菜品种“紫红”,还从日本引进了“瑞雪”、“黛香红”、“绿丽”。 “明月”、“锦绣海棠”等特色品种。

“逐步种植,看看哪个品种适合,然后大规模推广。” 李惠峰说,经过几年的种植创新,瑞雪、锦绣海棠等品种既好又对群众增收有效。 新品种一旦能够大规模推广,对于肖家夼村乃至整个栖霞苹果产业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

2017年山东烟台苹果基地,李惠峰(左一)与栖霞果业局同志到村调研。 (受访者供图)

“我不仅和王书记关系很好,而且和很多村民也很熟悉,他们对苹果种植技术很渴望,也很信任我。来这里次数多了,自然有一种归属感,感觉就像在我的家乡一样。” 李惠峰表示,自己会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帮助果农增收的同时,他也想为栖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栖霞果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员李宝忠介绍,王鹏基和李惠峰之间鲜为人知的“苹果故事”是一股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果业创新前进。

故事背后的创新力量

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李保忠介绍,肖家夼村的果业创新并非孤例。 面对苹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像王鹏吉书记这样的村书记很多都在急着寻找解决办法。 他们是“八仙过海”,在“苹果革命”的道路上大显神通。 官岛镇大街家村党支部书记徐卫兵就是其中之一。

徐卫兵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走在了“苹果革命”的前面。 早在2015年,徐卫兵就开始布局。 他从4个村流转近900亩土地,成立了胜杰果蔬专业合作社。 他砍伐老果树,引进苹果新品种,采用宽行密植模式种植,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徐卫兵正在走一条规模化果园提质增效之路。 此前,烟台苹果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经营主体分散、果农组织层次分散、土地管理分散。 逐户分散的商业模式占主导地位。 新经营主体的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仅占1/10和1/5。 果园随山势,上山下滩,靠插花种花,苹果难以集中管理。

为了继续扩大规模,徐卫兵合作社今年又新辟果园300亩。 徐卫兵说,宽行密植的种植模式非常省时、省力。 拥有1200亩果园,两台喷洒农药的机器,三天就能完成工作。 “按照老模式,如果普通人喷洒农药,10天也完成不了。”

11月16日,盛杰果蔬专业合作社果园里,大部分苹果已被采摘,少数苹果还挂在树上。 “昨天还有110多名果农在采摘苹果,他们已经采摘了近一个月,现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徐伟兵说,今年气温较高,苹果采摘时间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

品种的更新加上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给合作社果园带来了明显效益。 “园区内的果树现在正处于丰产期,亩产约7000公斤。” 徐伟兵说,“所有的红苹果都大面积种植在果园里,今年80%的果实都在80#以上,这是第一次。入库时,1165桶664桶。”苹果达到85#以上,目前苹果收购价在3元至4元之间。”

山东烟台苹果基地_烟台苹果生产基地_山东烟台苹果种植基地在哪里

栖霞市科学规划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以巴家府为中心、辐射周边11个村的万亩苹果谷。 (记者钟建军摄)

目前,胜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果园与周边合作社的果园形成了官岛镇苹果谷1万亩的现代化苹果种植基地。 “三年来,苹果产业经过一系列提升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涌现了一批现代化果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烟台市苹果协会常务理事蒋志友表示,“万亩苹果谷通过运用现代化种植模式,减少劳动力、改良品种、推进机械化作业、提高苹果品质,推动了苹果高质量发展”。

今年,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一轮三年行动启动,将继续推动以烟台苹果为龙头的果业高质量发展。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晨光表示,烟台将着力加强科技创新,重点培育成色好、抗病性好、抗病性好的免套品种。病虫害少、品质优良、适宜机械化作业,加快创新融入全省。 现代化、集约化、轻型化、简化化、省力化、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

一路走来,烟台苹果走过了150多年的坎坷、艰辛、辉煌、彷徨、跨越。 无论是肖家夼村还是大姐家村,都在走一条创新之路。 (超过)

新闻线索举报渠道:从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一点”。 全省800名记者等你在线报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