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近了,更近了。
本月27日,首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将在我市隆重开幕。 届时,烟台8个苹果主产区将“集体”亮相,展示该市推动烟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列为全市三项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着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苹果产业改革,围绕“强果业、果农”,以“富、硕、美”为目标,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提升,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苹果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这里,有香甜的水果,有蓬勃发展的苹果深加工,有不断壮大的水果合作社,有火爆的电商促销,有精细智能的全产业链运营,有笑脸盈盈的果农……
透过香喷喷的红苹果,美丽的烟台城特有的甜味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栖霞地处北纬37°的金苹果产区。 是“中国苹果之都”、“世界苹果城”、“烟台苹果”的核心区和主产区。 独特的水土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栖霞苹果“外美内灵、皮脆皮薄、甜甜可口”的优良外观和独特品质。味酸,久而香”。 目前,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110万亩,年产210万吨。 近年来,栖霞市抢抓省市改革机遇,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烟台苹果“一核两翼”布局中的“一核”优势,栖霞加快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 效率提升。
根据苹果产区的地形、气候因素、土壤特征等,勾画出“一区三带”的产业格局。 2020年,我们突破乡镇行政区划限制,集中力量打造以关岛巴家府为中心、辐射周边51个村庄的万亩苹果谷。 在老旧果园升级改造过程中,坚持“低效低效果园”的原则,改造老旧低效果园17.8万亩,占老旧低效果园更新改造的37.7%。 2020年烟台市果园全面整治,让老旧低效果园焕发青春。 力量。 栖霞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为一体,是国家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山东烟台苹果产业集群”五个县市之一。 栖霞把科技创新作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引导科技要素向苹果产业集聚,着力打造栖霞苹果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建设“苹果多品种集成创新示范园”,扶持培育以“烟台士林”为代表的种苗繁育企业,瞄准“智慧果园”发展方向”,连续创建市场、县、镇、村四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 拥有果汁、果醋、苹果脆、果酒、果脯等水果深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超过80万吨,年水果加工产值52.68亿元。
继续擦亮栖霞苹果金字招牌,2020年“栖霞苹果”区域公共品牌价值66.31亿元。 以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苹果博物馆”为目标,高标准建设“烟台苹果文化博物馆”。 第十九届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作为首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活动之一,以“遇见果都栖霞,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将与山东省栖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优质中国苹果产业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召开发展大会,并邀请嘉宾现场观摩栖霞苹果优质发展成果。
YMG全媒体记者赵薇薇通讯员蒋艳芳
“今年展区设计以‘美丽海阳、果香四溢’为主题,以苹果为核心,延伸展示海阳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并以苹果为杠杆,充分发挥宾客对美丽海阳的了解。” 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于海军告诉记者,海阳苹果的辉煌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经过40年的发展,苹果种植业已成为海阳市农业产业规模最大、品牌价值最高的产业。 支柱产业全市种植面积达21万亩。 尽管已有40年的种植历史,但国内苹果产业的种植规模和产业升级仍对海阳苹果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市60%以上的苹果园树龄在20年以上,菌种老化,着色困难。大部分果园大棚封闭,透光通风不良,果实品质低,市场价格疲软竞争力。” 于海军告诉记者,“苹果革命”迫在眉睫。 “今年,海阳市在法城镇、刘各庄镇、西南镇、徐家店镇等4个乡镇建设了7个低库存、密植的现代化苹果示范园,每个示范园面积至少200亩,各具特色。都是一样的,但都有参考意义。” 海阳市政府副市长田大中介绍,海阳确立了“四化三新一强”苹果产业发展模式,树立新理念、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复制模式强。 为打消果农疑虑,快速推动苹果高质量发展,海阳采取了积极政策、依托服务、政策引导、党支部牵头组建合作社、技术服务跟踪等三项举措。推动苹果高质量发展逐步步入正轨。 。
“苹果产业需要高质量发展,苹果苗木的选育是关键环节。” 为优化苹果砧木和品种,海阳市通过与烟台现代果树科学研究所对接引进苹果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在六格投资2000万元。 庄镇民生村建设500亩双脱毒矮化苹果苗基地,解决了苹果砧木和品种两大问题。 基地每年可提供优质苹果脱毒苗100万株以上,可种植现代化示范果园8000-9000亩。 未来,该项目将成为海阳市苹果产业孵化器。 “3年时间,11个乡镇建成200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完成10万亩老化果园改造,建设1个1000亩烟台市级示范园、3个500亩海阳市级示范园、23200亩亩镇级示范园。 现代化苹果改造示范园。”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彦波充满信心。到2022年,海阳将实现全市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累计苹果种植面积的全市发展目标产量46万吨,产值26亿元。
YMG全媒体记者 庞淼 通讯员 王宁
招远是红富士苹果的故乡。 为充分发挥苹果产业传统优势,招远市坚持以“现代苹果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品牌”,践行“园区带动、主体拉动、要素驱动”三大行动战略,全面落实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开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发展乡村产业。
招远老龄化改造基地示范项目建设了11个现代化适龄封闭式树冠、乔木栽培果园示范基地。 示威活动共带动老化果园整治和改造面积76119.3亩; 品质改良升级基地示范工程打造优质现代苹果200余亩并全面升级。 拥有9个技术配套示范基地,创建了山东省首个200亩以上苹果生产全流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 低存量种植基地示范项目规划建设烟台市级基地1000亩、县级基地1个500亩、200亩镇级基地9个、村级基地10个100亩。
招远市还引导联蕾食品落户金陵镇。 陈家大户投资1.073亿元,建设苹果深加工产业园。 金超果蔬投资500万元升级浓缩汁加工技术,新增浊汁加工项目。 宝龙凯葡萄酒庄投资576万元,新增苹果乳酸菌果汁、果酒加工生产线; 规范成立党支部领导的果树专业合作社84个; 培育创建了联蕾、灵峰、春竹等10多个“烟台苹果”品牌。 计划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5个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超市建设14家烟台苹果品牌形象店。
为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展示招远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推介名特优水果,招远市聘请祥和装饰公司设计了招远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馆。 安排了烟台联蕾食品有限公司、大胡庄农林服装合作社等10余家水果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参加招远馆参展。 为推进专项推介签约活动,招远市加强与省内外其他产区联系,重点引进一批高新技术、深加工产业项目,积极与招远市南海林园对接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烟台联蕾食品有限公司果品合作社及龙头企业与招远市外企业签署了优质矮化苹果种植、水果加工生产线建设、以及对苹果销售和采购的投资。
YMG全媒体记者 尹新元 采美通讯员 孟令凯 王艳
全链条正在努力为苹果产业打造“蓬莱品质”。 从脱毒苗木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果,再到苹果冻等深加工产品,以及“蓬莱海岸苹果”等文创产品,这些都将惊艳亮相本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 蓬莱区拉长、做厚苹果产业链,塑造苹果品牌新形象,全力打造蓬莱“水果大产业”。
“蓬莱苹果种植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优势在于产业链完整,新品种多,很多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希望借助苹果节的舞台,推介我们的蓬莱海岸苹果。”品牌。” 蓬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依托亚洲果协设计团队,设计以“烟台苹果蓬莱产区”为主题的主会场展厅,并规划组织龙头企业、党支部带领合作社、种植大户等10余家企业参展。
从脱毒苗木到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到“盐福10号”、“元福红”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水果,再到苹果干、苹果酒、苹果冻等深加工产品,以及与苹果相关的文创产品,蓬莱产区展出的产品涵盖了苹果1-3全产业链。其中,晚熟红富士品种“元福红”易开花,结果早,产量好,三天颜色饱满,不褪色,果皮不老化。 中国果树大师舒怀瑞院士题词“源福红是好品种”。
蓬莱自然条件优越,水果、蔬菜、海鲜的品种、质量、档次在全国名列前茅。 是全国优质红富士的重要产区,并注册了“蓬莱苹果”地理标志认证商标。 果树种植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来自苹果。 截至2019年底,全区苹果种植面积36.93万亩,总产量达到107.9万吨。 蓬莱苹果的主要特点是品种优良、机械化能力强、数字化管理水平高。 果农对水肥一体化、高光效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新模式接受度较高。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 %。
YMG全媒体记者任雪娜通讯员吴彦鹏
昨天,记者了解到,龙口展会共分为六大展区:苹果高质量发展成果展区、示范基地产品展区、苹果深加工企业及产品展区、电商直播展区区、乡村振兴展区、龙口特产展区。 以优质开发成果和精深加工产品展示为主,龙口特色产品为辅,全面呈现龙口产区9.88万亩果园的发展成果。
其中,苹果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区将以视频、图片等形式重点展示龙口苹果产业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攻克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形成典型,取得显著成效。 示范基地产品展区将组织龙口苹果苗木企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知名销售企业参展,吸引大中型水果经销商、生鲜电商平台洽谈推介产品销售。
龙口展区的一大亮点是苹果深加工企业及产品展区。 展会将组织苹果醋、苹果脆片、苹果酒等苹果深加工企业参展,并通过现场品鉴、宣传册、品牌形象展示等方式进行推介。 产品。
截至2019年底,龙口市苹果种植面积9.88万亩。 龙口市研究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奖补措施,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元,支持砍旧树新、更新换代等6个项目高端树冠花园、间伐树冠花园、新植、土壤改良、示范园创建。 各方面均分级奖励,每亩最高奖励3200元,对符合条件的“市、镇、村”三级示范园分别给予60万元、24万元、12万元补贴。 通过优厚的财政奖励引导,龙口市鲁杰集团等一批社会工商资本积极投资苹果产业。
为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龙口市建立了技术标准体系。 发布关于砍旧果园、新建果园、优质果园替代老果园、加强果园土壤改良、建设“镇镇村”三级示范园等专项技术指导,明确改造要求和考核标准,引导果农按照标准体系规范建设。 科学的管理。 龙口市共创建高标准现代化三级示范果园17个,推动果园规模化改造88个,改造老树冠果园3.01万余亩,超计划任务1万亩。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首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上,地处昆嵛山腹地的“中国苹果第一镇”观水镇脱颖而出,成为成功典范。 拥有王各庄镇、龙泉镇、橘各庄镇等果业镇。 牟平产区将组织22家企业、合作社参加大会,会议将涉及苹果、果胶、果汁、果酒等产品,以及苹果园全流程技术和产品服务技术演示。
连日来,牟平区正在推进展板展示。 计划在十字路口、交通要道等显着位置安装、布置17块喷绘布。 目前,喷绘布的尺寸、图案已基本确定,安装布局即将到位。
展会搭建舞台,企业“唱戏”。 展会期间山东烟台苹果基地,重庆国林鑫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烟台高岭生态果蔬产业有限公司签约牟平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销对接项目,投资700万元。 项目内容主要是投资建设烟台苹果“种植-仓储-物流”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产销对接,扩大产能,推动烟台苹果市场进一步发展。
今年以来,牟平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市委、区委关于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要求,集中产业优势资源,全面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有序推进老化果园改造。 2020年,全区苹果园整治任务总面积4万亩。 通过采取砍旧建新、改造提升等模式,因地制宜推进老果园更新改造,按照“三个转变”,对适龄树冠果园进行现代化改造。 “三减”技术规定。 经过全区共同努力,截至4月下旬,整治面积41260亩已全面完成。
加强四级示范园区建设。 牟平区实际建成市级示范园2个、区级示范园2个、镇级示范园6个、村级示范园17个,总建筑面积6020亩。 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着力升级建设。 巨各庄镇、龙泉镇、姜各庄街道示范园区建设立足昆嵛山,突出规模拓展、高标准定位。 通过完善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治、物联网应用等技术,强化园区示范效应,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烟台苹果品牌形象店建设,10家苹果体验店已基本建成。 规范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社。 该区规范发展苹果产业相关合作社36家。
YMG全媒体记者 侯朝熙 通讯员 贾宁 胜男 晓宇
“本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莱州市的展品将结合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剪纸)的特色元素,重点展示苹果苗、鲜果、加工品三大类,共计超过30种产品。 “展览。” 昨天,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楼万良表示山东烟台苹果基地,目前已确定10家参展企业,其中党支部牵头的合作社专区、狼牙岭免套袋苹果区、小草沟组织等- 培育脱毒苗区突出显示。
莱州市有着百年的苹果种植历史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最适宜苹果种植的地区。 “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约11.8万亩,年产苹果近30万吨,形成了北部沿海平原、珠珠路、莱海路沿线、山区丘陵等苹果优势种植区。 “东南部有小草沟、峰峰等地区种植,有毛寨、大沙岭、姜家等一大批苹果产业专业村。”莱州市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杨如光说。
近年来,莱州市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大力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成功打造“狼牙岭苹果”和“小草沟苗”两张特色名片,有力推动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莱州市苹果种植以盐福3号、红江、嘎拉等优质品种为主,优质品种覆盖率达80%以上。 拥有全国首批“苹果期货交易交割仓库”,全国苹果期货现货交割首单在莱州完成; 建成苹果文化科普展厅2个,进一步丰富苹果产业文化内涵; 苹果免套袋、化学疏花疏果技术试验成功,省力化栽培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种植资源 苹果种质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苹果种质资源库,拥有种质资源190多种。 2019年,舒怀瑞院士工作站成功成立,为莱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下一步,莱州市将充分发挥琅琊岭苹果和小草沟苗的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继续聚焦研发创新、品牌营销、管理运营,全力以赴加快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的发展。” 楼万良说道。 展会期间,莱州市还将组织苹果深加工项目和新品种转让签约仪式。
YMG全媒体记者 唐守睿 通讯员 姜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