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太多,粥太少。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烟台目前的优质土地市场。
当年,当房企在烟台攻城略地、全面扩张时,是否会想到多年后会遇到一波土地储备不足、急需补仓等发展瓶颈?
2015年以来,烟台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 外资房企入市多年,大部分项目开发已接近尾声,引发了开辟新战场的焦灼心态。 从高调的党校地块抢地开始,到遥远的兵轮地块争夺战,背后隐约可见的土地紧缺问题越来越明显……
烟台品牌地产企业预留地块名单(附八卦)
预留土地紧张:品牌房企掀起看地热潮
去年以来,房地产圈看地热潮愈演愈烈。
作为房企标杆,万科深耕烟台八年,目前在售项目7个,位居一线房企之首。 然而,万科从未停止过对土地的关注。 今年拿下的翡翠园项目和浮山北方家纺项目,进一步巩固了万科在烟台房地产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绿世界和金地蓝悦的带动下,金地今年上半年以2.97亿元的交易额位居榜单第六位。 揽月项目已接近尾声,销售主力为莱山区金地绿世界。 不过,为了确保在烟台房地产市场的份额,该公司也在积极储备地块。 目前正在物色莱山、芝罘黄屋地块,意向非常高。
就保利而言,香榭丽舍公馆和紫薇郡基本已售罄。 去年,保利准备拿下市党校用地。 没想到竞争异常激烈,竟然被明珠山庄收购了。 因此,保利也是最需要土地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据悉,他们正在莱山区和高新区物色土地,合作开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中粮朗云是中粮地产继大悦城之后在烟台的又一力作。 其地理位置、配套设施、产品和企业品牌是其受欢迎的主要因素。 该项目共有10栋建筑,将分两期开发。 2015年,共有944处房产登记,当年的销售率高达74%。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该项目已接近完工,目前仅出售 30 套顶层公寓。 凭借在大悦城的雄厚根基,中粮势必会在烟台继续深耕,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土地。 有传言说,莱山的一块地是稳赚不赔的。
莱山宝龙广场是宝龙集团与飞龙集团共同开发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包含两栋住宅楼,于2014年11月首次推出。为了保证入住,宝龙未来可能会继续合作开发,并收购该项目东侧的土地。 与此同时,开发区长江路地块也在筹备中。
中海地产于2011年入驻高新,先后建成中海紫金宫、中海银沙滩、中海国际社区三个项目。 目前,中海地产已形成高端、中高端、低端产品线的完整链条,拥有大量业主资源。 全国银行前段时间收购中信地产后,将接手烟台开发区中信广场地块,同时也在瞄准其他地块。
恒大早在几年前就被传出正在黄屋看地,今年3月份的招工信息更是在房地产圈掀起了一股热潮。 第一个地点位于浮山嘉禾地区。 项目名称为恒大御景湾,与山东高度合作开发。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打桩工作。 此外,恒大前段时间也在莱山物色土地。
记者梳理烟台18家品牌房企时发现,除万科、龙湖、中海外,其他房企均无储备。 除了上述看地的开发商外,还有中铁、碧桂园、海信、华润等。高周转的开发模式加速土地消耗,未来可开发的储备土地为也紧。
沉寂后的喧嚣:优质地块引发房企竞争
2015年9月20日,烟台土地市场沉寂一年多后,原市委党校地块拍卖期间上演了一场罕见的地王争夺战。 地块的网上拍卖吸引了众多房地产企业竞相争夺。 据业内报道,他们是成发、海信、明珠山庄地产、华润……经过551轮角逐,竞标者数量达695家(烟台明珠山庄房地产有限公司),以3.13亿元报价结束九个小时的拔河比赛。 楼面价6174元,打破中海紫御公馆3945元的纪录。 烟台招拍挂史上,单价地王终于诞生。
在烟台这场难得的抢地热潮中,优质地块抢手,但最终的高成交价也成为了烫手山芋。 这背后,房地产企业的激烈竞争是土地紧缺的开始。
5个月后,黄金地块原宾轮工厂的出售,吸引了20余家房企观望,7家房企远道而来行动。 据传,参与的房企包括万科、成发、海信、延建建设、中粮、华润等,最终楼面价为每平方米4711元,溢价率为56%,成交总额售价5.5亿元,被万科拿下。
从去年市党校用地的九小时争夺,到今年兵轮用地的激烈争夺,烟台一线开发商面临着土地储备为零的棘手局面。 即便是8月23日莱山区刚出让的两块地块,除了广电培训北地块基本定为云顶蓝山别墅用地外,孙家滩地块也被不少人盯上。恒大、中国海外等房地产企业。 。
原因:“净土”稀缺让一线房企止步于高地价
“政府考虑到库存压力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就限制土地供应,尤其是现在要求出售净地,但目前六区的净地很少。同时,面临拆迁难、进度慢等问题。优质地块稀缺,也是众多房企竞相争夺的主要原因。” 天地人副总裁王浩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方分析。
从近五年烟台土地市场供需情况来看,供需在2013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13年,土地供应建筑面积1664万平方米,成交量1388万平方米。 2014年,土地供应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烟台 冰轮 地块,同比下降70%; 成交量4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 2015年,烟台土地市场持续低迷,非工业用地供应4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非工业用地成交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年下降26%。
其次,一线房企通常对拿地要求较高。 如果前期计算一下土地的利润,就会有一个预期利润指标。 当你拿地时,你会控制指标,所以如果低于指标,可能不会被考虑。 而且烟台的土地利润并不高。 比如,当时有很多一线地产公司看中党校地块,但各自都有自己的盈利预期,只能承受极高的出让成本。 最终超出预期,被当地地产公司收购。
第三烟台 冰轮 地块,现在大部分土地都涉及城市更新,与当地房地产公司,甚至原村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线房企难以办理或不愿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运营。
第四,不仅是一线房企,很多本土中小开发商也面临着土地短缺的问题。 好不容易放出了净土之后,面对这么多财主的争夺,他们却并不占优势。 旧城改造项目大多被少数本土开发商渗透,小开发商的生存处境同样艰难。
着急:土地未收,房企寻求合作开发
“目前,烟台并不缺地,但好地段的地块太少了。” 金桥地产营销经理吴海波说。
“烟台的市场分化比较严重,地段好的项目很容易卖,但偏远地段、供应量大的项目就卖不出去。一方面是库存高,另一方面是没有房源。”土地储备,特别是一些国外标杆企业,都是形势好的时候才做,我们项目组了一个团队,没有合适的土地拿的时候,我们一堆人,无事可做。结果,好地大家都抢着卖,坏地没人理会。”
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没有获得任何收益。 随着在售项目接近尾声,他们极其渴望开辟新的战场。
没有土地储备就没有项目可做,员工也得维持。 而如果一个城市公园长期没有项目可做,它可能会被解散并退出烟台市场。 对于如何缓解这一局面,吴海波表示,“寻求合作开发基本上没有解决办法。”
优质土地供大于求,开发商必须拿地才能可持续发展。 这导致更多开发商寻求其他渠道。 从目前烟台市场来看,当地个体开发商掌握了大量现有土地。 外企如果拿到好地,基本都是通过合作开发,比如保利和成发开发的万科城,绿城和翔龙,万科和红旗开发的。
在没有拿地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与当地有预留土地的开发商合作。 但谈判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最终结果难以达成。 除此之外,就只有等待合适的土地了。
01:
02:
03:
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