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山东省临沂市城管局派驻第一书记任期届满。 沂南县鲁山县溪头村的村民听说驻村第一书记要走,纷纷提着一篮子当地的鸡蛋和自己采摘的鲜花赶了过来……他们含泪告别。最简单的方法。
驻村1148天后,村第一书记任郑志远带领党员群众,把这个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贫困落后小山村变成了省级文明村。
、省级卫生村、市级美丽村、沂蒙红堡村等8家企业吸引投资,村集体实现收入稳定增长。
打通交通“痛点”,改变了整个村庄的面貌
庐山溪头村位于沂南县青沱镇南9公里处的庐山脚下。 全村有232户、709人,耕地面积1200亩,荒山面积1100亩。 是一个典型的沂蒙山村,三面环山,一侧山脊,土地薄弱。 水源很少,交通封闭,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东西走向的小路穿过村子。 郑致远刚到村子的时候,村里都是泥房,污水满地流,空气中弥漫着牛粪的臭味。 尤其是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动物粪便随处可见。 对于即将开展的工作,郑致远心里只有一个“悲”字。
面对当时的情况和一系列问题,郑致远深入村里的每一户人家进行调研,了解村民的想法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该村交通是一大痛点。 “那就是先修路。” 郑致远一马当先,召开了五个村村干部会议,统一思想,组织部门、项目,攻坚克难。 现已有一条6.1公里长的柏油路贯穿5个村。 ,不仅解决了庐山溪头村的道路交通问题,也造福了周边村庄。
虽然道路通了,但没有公交车,村民出行仍不方便。 遇到问题,郑致远就寻求解决办法。 他积极征求各方意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指导,寻求政策突破。 最终,K91路公交线路开通并接入城市公交网络,方便了庐山溪头村及沿线村民的出行。 这一突破在沂南县尚属首次。 接下来,郑致远开始对村里的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实施了打井、安装路灯、修建公厕、改造荷塘、新增绿地等一系列措施烟台罐头厂,改变了村子的面貌。整个村庄。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柏油路平坦平坦。 我们仿佛走过了一个天堂。 我的家乡变了。” 退役军人严春宝回到阔别10年的家乡时感叹道。
“三位一体”孝道模式确实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
庐山溪头村第一书记办公室的门把手上挂着一袋野菜。 “我不知道这是哪个村民送来的。” 郑致远说,村民比较淳朴、淳朴。 为了集中精力工作,郑志远和搭档徐勤林在村里租了一间私房打工,而不是在村委会工作。 “住在村民家里,更容易与村民互动,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郑志远告诉记者,村民来这里反映问题,就像到邻居家拜访一样,沟通起来更方便。
经过日常的互动和观察,郑致远发现村里的人以老年人为主。 为了提高老人晚年的幸福指数,郑志远和徐勤林副书记商量后,各自用了进村后第一个月的工资,购买了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分发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 郑致远觉得光这么做是小事一桩,需要想长远的解决办法。 一是恢复百年老市场,方便村民生活,给老人一个想去的地方; 二是在各市场以代金券形式发放“孝心红包”。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老人“舍得”花钱,还可以让老人聚在一起聊天; 三是弘扬孝文化,传递正能量,举办孝文化节,开展“好老婆”“好婆婆”“孝子”评选活动,转变习俗,积极发挥发挥“红白会”作用,创建文明村。
四项措施助力村民过上富裕生活
不仅要推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也不可或缺。 第一书记动员一切资源,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解决村集体短板问题。 他们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产业特点,大胆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思路。 经过多次论证和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郑致远达成了一条“凝聚主题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引产业强村、建设文化强村”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
一是调整农业种植方向。 2018年引进优质红薯300余亩,2019年扩大面积至700余亩,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 利用上级扶持资金烟台罐头厂,建设了储能50万公斤的红薯窖,实现了收入的二次增收。 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4万元。 现已发展150余户种植黄桃。 2020年,与烟台某罐头厂对接,提升产品价值链,平均每亩收入5000元。
二是以城市人的需求为导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2019年,流转30亩土地建设胡中园艺术写生营,实现增收6000元。 2019年,利用一书记资金20万元建设五棵松趣味乐园和特色农产品体验馆,发展郊区乡村游、家庭游、亲子游,实现集体增收1.6万元。
三是招商引资,实施产业强村战略。 2018年底,引进九菊香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入驻,投资1800万元。 利用中央扶持资金50万元、土地入股,实现集体增收8万元,解决村民上门就业50人,人均年增工资5万元。 ; 2019年4月,引进鼎粤建材有限公司在村里投资1500万元建设新工厂,为20余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 老村委会焕发活力,引进临沂新通玩具厂开设手工艺作坊,解决20名村民就业。 实现集体收入增加36.8万元。
四是以文化产业振兴为方向,为造血村发展创造后劲。 2020年5月,吸引临沂帝豪装饰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建设“庐山徐工砚文化展示馆”,传承庐山砚文化; 2020年8月,吸引临沂鲁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鲁山溪艺术馆”,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村艺术馆。
“三年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一书记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们村的面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增加了收入,还可以在家工作赚钱。”村民们高兴地说,这样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尹俊周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