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陈航)3日,《北京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在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分论坛——“十年共同进步 新发展”京津冀智库论坛上正式发布。
7月3日,《北京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分论坛——“十年携手共谋新发展”京津冀智库论坛上正式发布。图片由论坛组委会提供
该书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北京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组织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代表企业和专家学者编写,内容涵盖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历程、重点产业提升发展成就、创新发展重要举措和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和专家学者观点、典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蓝皮书显示,2023年,北京工业和信息化软件产业将实现增加值1.35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0.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主要领域持续高强度投资。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材料等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新培育形成信息内容消费、智慧城市、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产值突破3万亿元,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
数字经济发展全面加速
蓝皮书显示,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将实现增加值1.88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GDP比重达42.9%。率先出台《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即“北京数据二十条”),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启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试验区建设,先行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和政策,初步形成以数据交易为主导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率先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性能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新建3万个5G基站。
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蓝皮书显示,近年来,北京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北京首件行政征收事项“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征收”实现跨部门线上办理。累计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54家,聚集专业服务机构800余家。着力构建“专精特新”企业“金字塔型”梯度培育体系,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
京津冀产业协作不断深化务实
蓝皮书显示,2023年,京津冀将联合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基金组推进机制和项目服务机制,签署产业协同、大数据发展、计算产业、工业和信息化智库等一批战略协议,大幅提升产业协同机制和实力,协同完成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等六大产业链映射,联合培育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
《北京工业经济发展蓝皮书》是北京首本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公开刊物,自2019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连续发布六卷。北京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薛建表示,《北京工业经济发展蓝皮书》将继续为各级政府、企业家、研究学者、社会各界了解北京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提供全面、权威的解读分析,记录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足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