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行为未侵害肖像权,但侵犯个人信息权,被告应承担责任

admin

涉案行为不构成肖像权侵权

法院认为,被告科技公司未提交证据证明其模板视频的来源,结合模板视频中妆容、发型、服饰、动作、灯光、镜头切换等与原告出场视频一致等事实,可以认定被告将原告出场的视频,通过深度合成技术替换为他人脸部,再上传至涉案软件作为模板供用户使用,但该行为并未侵犯原告的肖像权。

换脸最成功的案例_换脸会承受什么法律责任_

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脸部,但仍应符合“反映特定自然人的可识别的外部形象”的法律要求。

本案中,涉案视频中原告的脸部已被替换,公众通过涉案换脸模板视频能直接辨认出的其实是模板中的人而非原告,人与原告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_换脸最成功的案例_换脸会承受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个人信息权被告人被追究责任

被告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对原告肖像权的侵犯,但构成对原告个人信息权的侵犯。

换脸会承受什么法律责任__换脸最成功的案例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孙明熙:虽然该视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法辨识,但被告在隐性机器处理过程中获取了原告的信息并对原告人脸信息进行了处理,虽然不构成对原告肖像的使用,但构成对原告个人信息的非法处理,被告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案件一审判决:被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_换脸最成功的案例_换脸会承受什么法律责任

法院认为,原告涉案视频虽然已经公开,但账号描述中标注“未授权任何付费软件使用”,不应推定原告同意他人处理其人脸信息。另外,被告获取含有原告人脸信息的视频,利用深度合成等新兴技术进行分析修改后进行商业化使用,可能对原告人身权益造成重大影响,依法应当取得原告同意。被告科技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其已经取得原告同意,因此构成对原告个人信息权益的侵犯。

2024年6月2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两案作出一审判决。

换脸最成功的案例__换脸会承受什么法律责任

审判长孙明熙:被告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元,赔偿廖女士财产损失1500元,赔偿吴女士经济损失1000元。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换脸”、“换妆”等应用不断涌现,该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侵犯自然人人身权益的风险也日益受到关注。法官建议相关应用平台应更好地完善内容采购机制,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确保所使用的内容获得合法授权,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