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沪苏浙皖四地公安机关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警务建设,联合开展10个重点实事项目,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区域居民和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安全感。
1、长三角地区常见交通违法行为一站式服务
拥有四地户籍的居民,均可在居住地公安机关交通违法审查窗口办理“非现场交通违法异议辩护”、“车牌案件举报”、“违法处理数据更新异常”、“交通罚款退还”等常见交通违法审查服务,无需往返于户籍地和居住地。
目前,上海、南京、江苏、浙江杭州、安徽合肥五省区已开展该项业务试点,在上海市各公安局交警支队违法处理窗口、派出所综合窗口均可办理。
二、长三角地区居民动态户籍信息变更可跨省办理
四地有户口的居民,可向实际居住地公安局申请变更常住户口信息动态事项,异地打印《居民户口簿》,实现“一地申请、网上流转、异地审核、就地发放”,无需返回户口所在地办理。
此项实事项目今日起在上海、浙江试点,8月1日起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
3.长三角地区公民死亡后“一件事”服务,可跨省办理。
具有四地户籍的居民在医院为逝世亲属取得《居民死亡医学证明》后,可通过“长三角一站式服务”门户网站上的“公民死亡后一站式办事”专栏,在线办理户籍注销、身份信息变更等事项,信息流替代纸质材料采集,居民无需跨省(市)或部门奔波。
目前,这一务实项目已在上海、浙江两地跨省实施,两地累计交换确认死者信息5000余条,未来将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
四、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在长三角全域实施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入境口岸均已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审批合肥、安徽黄山等地入境口岸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安徽省公安厅也在有序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届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在长三角地区所有入境口岸全面实施,助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5.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协助企业,保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交通畅通
G60科创走廊沿线9市(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公安机关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共同为走廊沿线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交通维护等服务。
目前,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在“上海商务互联网”微信小程序开设了企业保护服务专窗,提供咨询提示3000余条,并通过入户教育、社区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交警部门在G60省际区域内建立就近出警、随到随移交交通事故处置模式,在五一、国庆假期等出行高峰期开展联合巡逻,确保道路畅通。
六、长三角区域国防科技资质互认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技保公司已实现资质互认,在长三角地区其他地方承接工程项目时,无需提交当地公安厅(局)技保处出具的介绍信等文件。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已有4家技防企业、8个技防工程项目享受到资质互认带来的便利,大大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
七、长三角地区跨省办理《重点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
实现长三角地区重点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信息与运输许可申请信息互联互通,相关运输企业可就地办理跨省许可备案,减少企业许可申请表数量,简化业务流程。
目前,在公安部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市公安局正在会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公安局,调整建设相关信息系统。
8.建立长三角公安机关服务民生、服务企业一体化联盟
四地公安机关组建长三角区域公安企业服务联盟,将发布跨省“一站式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受理标准,共同推动证件照片“一次拍照、全域通用”等便捷应用,努力实现长三角地区居民在跨省办理户籍、出入境、交通管理等事项时享受平等服务。
九、联合打击长三角相邻省区犯罪
四地公安机关加强跨省边境地区警情通报,开展跨区域流动案件联合打击,防范流动犯罪。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嘉定、青浦等地公安机关联合江浙周边地区公安机关开展多次联合整治,破获多起电动车电池盗窃案件。
10.建立“金甲”跨省“三院联动”调解机制
上海市公安局联合浙江省公安局在金山、嘉善相邻地区牵头建立金嘉“三结合”矛盾调处点,联动两地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已化解各类跨区域矛盾纠纷32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