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木新闻记者 张萍
通讯员 黄小仑
实习生 周志远
吴宁(右)在炎热的夏天与学生一起做作业
暑假已经过去一半,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宁还没有休息过一天。7月份,他忙着带学生做驻外使馆的艺术展示项目,还忙着五峰县长乐坪镇洞口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内外装修。8月份,他还要飞去安哥拉工作。
吴宁与学生完成的“瞿家湾红街区改造”项目部分设计
同学们早已习惯了这个“工作狂”的工作节奏。刚刚从武宁毕业的研究生黄俊说,自己从大三就开始跟老师学习家具设计,跟随项目已经五年了,完成了中国驻乍得大使馆新馆外墙设计项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导区新洲概念性发展战略、湖北省教育厅百校百县“瞿家湾红街整治”项目、五峰县客运中心室内装饰项目、东湖实验室室内外公共空间艺术氛围提升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中,我们理解并践行‘艺术服务生活’、‘艺术服务社会’,理解自己的专业和事业,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
炎热夏日跑遍涨渡湖边的村庄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概况
现任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吴宁,所学专业为环境艺术,他表示:“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艺术创作与生活之间有隔阂,但我一直坚持,艺术家应该发现美,把美转化为现实,再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群体的审美能力,从而推动文明的进程。因此,我一直带着学生做项目,除了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格,也激励他们投身火热的生活。”
吴宁(右二)与在新洲打工的学生
“你知道吴老师有多辛苦吗?2020年夏天,我们受武汉市新洲区政府委托,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新洲概念发展战略规划。天气特别热,他带着我们跨湖而行,跑遍了周边19个核心村落。扎实的数据调研,为后续规划优化提供了基础。”另一位应届毕业生张继柏说,吴老师的亲身教导,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教育。
另一点让学生们津津乐道的,是吴宁细致的教学。他让学生们参与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学会在工作群里回复消息、写联系信、做进度报告,熟悉商务沟通模式。他的学生们感叹,跟着一个项目走之后,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思维也一扫而空,待人处事也更加成熟。
由吴宁团队承担室内设计的五峰县长途汽车站将于2023年8月投入使用
吴宁还把自己对乡村振兴的热爱传授给学生,学校与五峰县开展合作,他也经常去五峰投稿。
2021年8月,五峰县长途汽车站开工建设,当地政府希望将其打造成“最美车站”,以最好的形象迎接人们的到来,吴宁接手了车站的室内设计工作,他带领十几名学生与施工方同时进场,用一年时间把这里打造成当地风貌的重要标志。车站的天花板装饰、立柱的纹理,都是从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常见的纹样中解构加工而成。
即将到来的教师节,他将把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五峰县长乐坪镇中心学校:一件名为《光的来信》的雕塑,这件刚刚入选第十四届湖北省美展的雕塑,描绘的是邮递员给一位大学生送录取通知书的场景,他希望它能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
雕塑《来自光的信》
项目中磨练出的案例和经验,被师生汇编成《显示概论》课程,不仅作为全校范围内热修的公选课,还被批准为2022年国家级一流课程、2023年湖北省课程思维课程,成为学校“精品政治示范课”。
推动实践教学占教学时长的50%以上
“回归生活”
在学校的支持下,吴宁正在更大范围地推广自己的才艺培养经验。
“今年9月,我们学院将启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大的变化是实践教学内容会增加很多,占到总教学时长的50%-60%——学生学什么、学什么、产什么,这很重要。”他表示,随着社会审美的提高,大量行业有“+艺术”的需求,艺术院校师生要从学校到社会积极响应。
首届“藏龙公共艺术节”开幕式
今年3月,吴宁牵头对学院的毕业展进行改革,向学校申请了一块地,把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展搬到了户外,成为首届“苍龙公共艺术节”。但他觉得从室内到室外的过渡太过复杂,光有户外是不够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能不能是给学校所在的江夏十几条街道设计公共艺术品?从接触到设计到呈现,涵盖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明年,我们要早点规划。”
下一个改革项目,我们不用等那么久。吴宁决心改变沿袭多年的写生、考察的传统教学安排,把单一的“画”和“看”变成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和对当地的短期、快捷的艺术服务。比如,学生去安徽宏村不是去写生,而是根据当地的风貌和需求,在短时间内组织小型的艺术展和艺术节。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的需求还有很多,学生应该多去这样的小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和他们的作品被看到,才能在更广阔的世界播下美的种子,陶冶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