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感冒输液后身亡,无证诊所成夺命杀手?

admin

一村民感冒打吊针后死亡:仅十多分钟口吐泡沫脸色变紫变黑

今年1月,河南林州一名村民在村卫生室打吊针后死亡。4月,该村医因涉嫌“非法行医”被检察院批捕。据当地村民介绍,村里有3家小卫生室,事发后发现,均为无证经营。无证经营的原因,一是为了赚点钱,二是因为有熟人来看病,他不好拒绝。

半年多过去了,梁国庆的家人还在焦急地等待开庭的消息。2024年1月26日,33岁的梁国庆因感冒到离家约100米的乡卫生所打点滴,过程中身体极度不适,经当地医院抢救,但不幸身亡。

两份鉴定报告均显示,梁国庆因急性药物性过敏性休克死亡。

梁国庆是河南省林州市衡水镇马店村村民。事发后,村医梁世昌的村卫生室被关闭。今年4月,梁世昌因涉嫌“非法行医”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多名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直到事发才知道,自己经常去就诊的诊所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梁世昌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也已过期8年。

梁国庆去世几天后,村里另外两家小诊所也关门了。“原来只有村卫生室有执照。”一位从小就在“黑诊所”看病的村民说。

致命灌注

2024年1月26日10点53分,致命的危险正通过注射器进入梁国庆的体内。

当时他正在和父亲通话,他告诉父亲自己咳嗽、喉咙痛,正在就近的诊所打吊针。谈了1分34秒工作后,电话被挂断。梁世昌在警方调查时回忆,10点55分左右,梁国庆感到心慌意乱,喘不过气来。见病人情况不妙,他赶紧拔掉针头,给梁国庆喂了8颗速效救心丸。

11时05分左右,梁世昌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后步行到100米外梁国庆家,把母亲胡建云叫过来。胡建云回忆,她赶到诊所时,看到儿子跪在地上,上身靠在沙发上,头部低垂,嘴角冒出白色泡沫,脸色紫黑。11时16分,她给丈夫打电话,哭着说儿子快不行了。

气象炮站_气象弹砸死人_

梁世昌乡村诊所。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11时18分,林州红旗渠医院急诊科的救护车赶到。据赶到现场的医护人员介绍,梁国庆已无自主呼吸,胸部扁平,瞳孔散大,已失去意识。救护车到达红旗渠医院后,多轮抢救无效。12时许,急诊科医生宣布梁国庆死亡。

梁国庆家属拨打110报警,警方查获了梁国庆输液器内的剩余液体,经调查,其中含有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

据湖北崇信司法鉴定中心3月21日发布的报告,梁国庆因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3月22日,林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也出具了与上述鉴定结果一致的鉴定报告。但两份报告均未表明梁国庆的死亡原因为何种药物过敏。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病历记录显示,梁国庆2016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过支气管手术,入院记录中提到有青霉素过敏史。根据武汉爱迪康医学检验所做的过敏原特异性IgE定量检测报告,梁国庆的总IgE(HOB)值为181.19,参考值应小于100。

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林懿英推测,梁国庆注射的三种药物中,因头孢曲松钠过敏而死亡的可能性最高。“头孢曲松钠是β-内酰胺类药物,结构和青霉素类似,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地塞米松和氯化钠是辅助治疗药物,一般不会引起过敏。”

警方查获的头孢曲松钠使用说明书中的“禁忌症”一栏提到,“有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者,发生头孢曲松钠的危险性增加”。与该“禁忌症”相对应的“注意事项”写到,“本品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出现过敏反应医院可采取紧急措施。使用本品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询问要有针对性,包括有无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任何其他药物的过敏史、过敏体质、家族史等”。

接受警方调查时,梁世昌回忆,自己曾问过梁国庆是否使用过头孢呋辛,对方回答说用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药物混合后给梁国庆进行输液。梁​​国庆的弟弟梁国华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当时诊所里只有梁国庆一人,没有其他目击证人可以证实,诊所也没有安装摄像头。梁国华还质疑,梁世昌给弟弟输液前没有进行皮试,是否违反了诊疗规范。

新京报记者发现,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的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使用头孢类药物前进行皮试。林懿英介绍,出于安全考虑,她所在医院的医生开具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处方时,电脑系统会自动添加皮试一栏,提醒医生确认患者是否需要皮试。

气象弹砸死人__气象炮站

林州市公安局出具的《鉴定意见通知书》(受访者供图)

根据《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指导原则(2021年版)》规定,“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前不建议常规进行皮试,仅在以下情况才需进行皮试: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I型(速发型)过敏史的患者。此类患者如临床上确需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且有专业人员和紧急情况下,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可使用与过敏药物侧链不同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见附表)进行皮试,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对此,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原药剂科主任纪连梅认为,上述规定是基于医生的知情程度。如果医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曾询问过患者是否过敏,并得到了否定的答复,那么不做头孢菌素皮试是符合指南中的建议的,应该没有过错。但如果医生明知患者过敏,按照上述指南,通常没有急诊情况的村卫生室应该建议患者到有急诊情况的医疗机构做头孢菌素皮试,再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头孢菌素输注治疗。

对于梁世昌的急救措施是否得当,中国医院协会医法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学谦认为,使用速效救心丸进行急救,说明村医没有意识到患者的症状是过敏反应,导致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此外,包括林怡英、纪莲梅在内的多位医护人员也提到,如果急救得当,患者或许还有存活的机会。

根据警方获得的三种涉案药品的检测报告,并无足够证据证明梁世昌涉嫌使用假劣药品。

有关部门从梁世昌诊所调取的证据清单中,除了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处方药外,还有66张《医疗机构统一处方批》。

根据《处方药、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出售、购买、使用。”既没有“乡村医生执照”,又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梁世昌是如何获得这些处方药的?

当地一家药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电脑系统会记录各个医疗机构的资质证明,接到处方后会送药,如果资质证明过期,系统会弹窗屏蔽。但这种方式依然无法杜绝无证医生非法购买处方药。他表示,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像梁世昌这样的无证村医以前都在卫生院工作,买药的渠道多种多样,有的通过卫生院员工、药企员工私下交易拿到药,有的拿着《医疗机构统一处方单》去药店买药。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对梁世昌的药品采购渠道进行调查,如发现违规行为,将予以查处。

一个村子里有三家无证诊所

梁世昌的诊所目前已被查封,门两边贴着皱巴巴的红联:“灵药银针治病,忠心妙手保健康。”

该诊所位于马店村中心路东侧,被查封前,这里既是梁世昌一家的住所,也是诊所。熟悉诊所布局的村民向记者描述,拉开门帘,走进西边的房间,就能看到一张诊疗台、一套中药柜,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衡水镇马店行政村梁世昌诊所”。房间里摆放着三张沙发。梁世昌被警方调查时,他回忆说,梁国庆当时就坐在东边的长沙发上输液,药液就挂在钉在木梁上的钉子上。

据村民介绍,梁世昌今年67岁,其父亲原是另一家村卫生所的医生,后来在村里开药店。梁世昌高中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农技师,后随父亲学医,1994年考取“乡村医生资格证”,在家开设了“梁世昌诊所”。

_气象弹砸死人_气象炮站

图为梁国庆家属咨询12345后收到的回复短信。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1年,卫生室划归卫生局统一管理,更名为衡水镇马店村第四卫生室。2013年,衡水镇卫生院提出对马店村实行一村一卫生室的规范管理,成立村卫生室,将村里四家卫生室合并管理。梁世昌成为村卫生室的医生。两年后,梁世昌因个人原因不再在卫生室工作,回到家乡继续办卫生室。

林州市卫健委查明,梁世昌所持乡村医生执照有效期至2020年,此后未重新登记,其《医疗机构卫生许可证》已于2016年2月28日到期。梁世昌2013年调入林州市马店行政村卫生院后,原马店村第四卫生院《医疗机构卫生许可证》不再核查,被注销。

因此,林州市卫生健康委给出了处理建议:因梁世昌的行为违反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应当给予卫生行政处罚;另外,因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行医,涉嫌致梁国清死亡,违反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将梁世昌涉嫌犯非法行医罪一案移送林州市公安局,并抄送林州市检察院。

梁世昌接受警方调查时,解释称2022年满65岁后,到健康院办理退休手续时,才发现自己的执照已过期。至于为何无照继续开诊所,他的回答是,为了赚点钱,还有熟人来找他,他不好拒绝。

据当地村民介绍,梁世昌非法行医的情况并非马店村独一无二。梁国庆死亡三五天后,该村另外两家诊所也被关闭。新京报记者联系到这两家诊所的负责人,他们证实了诊所被关闭的传闻。

2011年至2013年间,两家诊所均由卫生院管理,并被编号。2013年,他们也和梁世昌一样,经历了一村一诊所的规范化管理,并入了村卫生所。之后,他们离开卫生院,继续在家办诊所。

乡村医生梁润道今年69岁,他称,自己的诊所因退休而关闭。在林州市人民政府官网上可以查到,梁润道卫生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于2023年11月7日被注销的公告。梁润道称,他的祖上开中医妇科诊所已有200年历史,他的祖父、父亲和自己都是医生。

另一名诊所经理是57岁的梁瑞明。他自称18岁开始随父亲学医,能治肿痛、感冒、头痛等农村常见病。在梁瑞明看来,梁世昌看病惹上麻烦是“迟早的事”。“梁世昌学的是中医,对输液不太懂。”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梁世昌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健康报振兴中医函授学院,取得毕业文凭,此外,他2002年取得的第二张《乡村医生资格证》上也注明科室为“中医内科”。

衡水市卫生院一名工作人员说,《乡村医生执照》每五年审核一次,在剔除已死亡、不再从事医疗工作、年满60周岁并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后,剩下的名单将报卫健委审批后印制新证。他认为,梁世昌《乡村医生执照》过期的原因有多种:一是他主动退出马店村集体卫生院;二是他已到退休年龄;三是梁世昌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衡水市卫生院审核。当时,卫生院已将从他人处领到的旧《乡村医生执照》提交卫健委审批部门换发新证。梁世昌来到衡水市卫生院询问换证事宜,卫生院告知梁世昌换证工作已完成,他便回去了。

该工作人员还称,衡水市卫生院没有将过期的《乡村医生执业证》公示,是因为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根据《乡村医生执业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执业注册、重新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向执业所在地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村民公布。”

根据《乡村医生执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重新注册和注销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及时纠正”。

梁国庆父亲梁宝金告诉新京报记者,儿子出事后,他曾到衡水市卫生院就诊,卫生院告知,该院已对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内部处分,记录了他们在党内犯的错误。新京报记者联系到林州市卫健委,对方证实衡水市卫生院确实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分,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无证诊所”为何能存在这么久?

村民沈方明也在梁国庆坐着的地方打了点滴。

他是梁国庆的邻居,梁世昌的诊所就隔着两排房子,步行大约两分钟。沈方明平时有感冒、发烧、头痛等小病都会去诊所。他说,也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因为近。

村里另外两所卫生所距离沈方明家分别约200米和250米,村卫生所距离更远一些,约400至500米。沈方明并不觉得这些卫生所和诊所有什么区别,只是选择哪个方便就诊就好。至于村里医疗机构不能救治的大病,他会选择约5公里外的衡水镇卫生院,或者10多公里外的林州市医院。

沈方明从未怀疑过梁世昌的诊所有什么问题,这种信任是建立在习惯上的。“从我记事起,我就经常去那里看病。”沈方明的说法得到了其他村民的证实。他们也经常去梁世昌的诊所看病,从未质疑过诊所的合法性。当听说梁世昌涉嫌“非法行医”时,他们一个个都吓坏了。“他以前是村卫生所的医生,想不到他没有执照?”一位村民说。

尽管知道这是“黑诊所”,但“无证医生”梁润道每天还是会接到问诊电话,“都是熟悉的村民打来的。”他说。

气象炮站__气象弹砸死人

马店村卫生所受访者供图

马店村的三名“无证医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继承”祖业。其中至少有两人的父亲曾从事过“赤脚医生”。据公开资料显示,1968年前后,由于城乡医疗资源严重不平衡,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解决了基层缺医少药的困境。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1月1日实施的《乡村医生执业管理条例》要求乡村医生必须通过相应的注册和培训考试,才能持证正式开业。“赤脚医生”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在基层农村,类似“赤脚医生”的“无证医生”需求仍然存在。除了上述三名“无证医生”曾在村卫生室工作,给人一种他们有资质的“错觉”外,一名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之间有亲戚关系,跟村民比较熟悉。三名“无证医生”都姓梁,村民中还有不少姓梁的。

公开数据显示,马店村常住人口约3000人,唯一合法的医疗机构是村卫生所。卫生所一名医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村卫生所成立于1952年,目前有2-3名医生,其中两名医生年龄超过60岁,只能诊治一些农村常见病,至于食道癌、冠心病等,则无法治疗,只能转至上级医院。

中国医院协会医政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学谦认为,要杜绝非法行医现象,乡村医疗建设和科普教育要跟上。她建议,“要普及‘黑诊所’的危害,告诉村民进诊所要先看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本文林懿英、梁润道、梁瑞明、沈方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