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检察院举行听证会,督促规范公共体育场馆 AED 配置

admin

运动可能引发猝死,但29个公共体育场馆只有5个配备了救命神器AED?_运动可能引发猝死,但29个公共体育场馆只有5个配备了救命神器AED?_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能自动识别可电击心律,自动电击除颤,是心脏骤停患者“黄金4分钟”的救命利器。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徐汇区部分体育场馆未按规定配备AED,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为检验案件办理实效,确保AED标准配置落到实处,做好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下半场”,今天(22日)下午,徐汇检察院就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公共体育场所AED配置管理规范化一案举行公开审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卫公”志愿者和群众代表参加。

_运动可能引发猝死,但29个公共体育场馆只有5个配备了救命神器AED?_运动可能引发猝死,但29个公共体育场馆只有5个配备了救命神器AED?

今年7月,在印尼举行的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队小组赛中,17岁的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送往医院后突然晕倒死亡。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AED设备的关注和讨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热爱运动的人身体素质更好,但事实上,因运动而猝死的案例也不少。

徐汇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室主任钱军在听证会上表示:“研究表明,运动过程中猝死风险最高的三项运动是篮球、跑步和羽毛球。”两部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者有相应的法律义务加强应急安全保障,并应按照相关要求防范安全隐患,这也对AED设备的配置提出了要求。

今年5月,检察官对该区市民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进行走访,发现有的场馆未配备AED设备,有的场馆虽然配备了AED设备但配备时间未能覆盖体育场馆全天开放,不利于保障市民运动、生命安全,遂向主管部门徐汇区体育局发出检察建议。

“经核实,截至今年7月底,该区29处公共体育场馆中,5处已配备AED设备,另有24处场馆尚未配备。”参加听证会的徐汇区体育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接到检察官建议后,区体育局立即与相关街道、镇社建办、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部门逐一沟通协调。

“部分公共运动场、市民体育场馆属于室外场地,受高温、寒流、降雨等因素影响,对AED设备存放的温度、湿度、光照、防尘、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工作人员说,因此区体育局建议各乡镇街道先从室内体育馆开始优先配置AED设备,逐步向室外体育场馆拓展。目前,华泾市民体育活动中心已配备AED设备,凌云社区市民健身中心、漕河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已开始采购,其他部分街镇已将采购费用纳入2025年部门预算,逐步解决该问题。同时,针对部分老年体育保健院、市民健身站、社区乒乓球馆等场所AED设备供应时间未覆盖体育场馆开放时间的情况,区体育局也已联系相关街道进行业务指导。相关街道已开始购置AED设备,年内将实现全覆盖体育场馆开放时间配备。

“体育场馆不仅要有AED设备,还要有会使用这些设备、懂得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员,现在我们的人员配备情况怎么样?”听证会官员现场向徐汇区体育局询问。工作人员回答称,目前29家公共体育场馆中,有15家场馆拥有具备急救资质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共计65人。未来将定期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工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从游泳救生员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扩大体育场馆人员队伍,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听证会上,各方一致认为,规范AED配置和管理十分必要,并建议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在规范场所形成AED配置管理常态化机制。“它是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徐汇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爱菁表示,检察院将持续关注,会同区体育局等相关部门,确保AED设备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配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