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带来4条新闻,其中2条因为涉及的当事人也非常保密,所以可能无法告诉大家更多细节,但是另外2条新闻可以给大家更加透彻深入的分析。
01
首先,有两条消息我无法向你提供更多细节。
首先,美国中央情报局、摩萨德、埃及情报部门和卡塔尔情报部门负责人正在开罗举行会议。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到关于此事的任何消息,这与上周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只知道哈马斯派成员前往开罗,住进一家五星级酒店,与会场内外保持联系。卡塔尔首相访问伊朗后,伊朗方面一直没有消息。
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告诉我们,新闻越少,幕后发生的事情就越多。这与美国上周高调宣布多国情报负责人在多哈举行会谈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我觉得美国上周非常乐观,以为哈马斯和以色列很快就会接受他们的和谈建议。但是正如我之前透露的,哈马斯和以色列根本无法达成协议,尤其是以色列几乎否决了美国的所有要求,这让美国非常尴尬。
所以他们意识到关键在伊朗,所以卡塔尔首相才访问伊朗。
现在开罗的会议非常困难,特别是从上周的过度乐观到现在的失望,说明现在的局势非常微妙。
这次会议基本对全球媒体封锁,所以接下来几天我们会密切关注任何内幕消息或线索,第一时间向大家透露分析架构和潜在情况,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第二,上次我提到,台湾有两名高官正在秘密访问华盛顿。
这几天,美国各种动作,无论是智库、高官还是巡逻舰,其实都一定程度上与这次秘密会议相呼应。但具体讨论的内容,和前几天开罗会议一样,仍然是秘密。
我之前说过,越是隐秘的当事人,背后就越有新闻和内幕,所以请大家继续关注我的文章,我会第一时间向大家透露任何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推理。
02
其次,有两条消息可以进一步为大家梳理一下。
首先,8月24日,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了约数十枚导弹,据报摧毁了以色列一些军事设施。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表示,“我们的损失必须由对手加倍偿还”,血债必须以血来偿还。
因此,以色列目前已宣布将在未来48小时内进入紧急状态,并开始先发制人地进行反击,以阻止真主党发动下一次袭击。
但真主党称,他们的第一阶段反击已经结束,因此以色列的后续攻击将是徒劳的。
那么真主党第一阶段反击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以色列在7月底暗杀了真主党一名高级军官。
坦白讲,真主党第一轮反击实际上引发了以色列更大规模的反击。从这个角度看,真主党的反击毫无意义。但如果真主党不出手,又显得很虚弱。
任何军事行动,包括战争、袭击、暗杀,背后都有政治目的。我们需要思考,真主党此举的政治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解释,还是为了挽回面子?我觉得不只是如此,某种程度上,它与开罗的秘密会议是一致的。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美国已经意识到谈判的关键在于伊朗,在这种情况下,伊朗麾下所谓抵抗联盟成员之一的真主党其实也不得不表态,那就是他们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激化局势。
英文有句俗语叫“先升级,后降级”,意思是先让冲突升级,再降级,再去极化。降级之后,即使回到原来的水平,冲突对各方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或许可以讨价还价,获得更多的筹码。
我觉得这出戏就像泽连斯基现在做的一样,越过边界攻击俄罗斯。
我之前多次提到,俄乌未来最终还是会以各种形式进行谈判,因此与其等着在谈判桌上丢分,不如先主动出击,先占领一些俄罗斯领土再进行谈判,这样泽连斯基就能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
因此,真主党此次对以色列的袭击,表面上是对以色列7月30日暗杀行动的反击,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对伊朗情报首长在开罗举行会议的回应,也是对伊朗与美国之间暗中互动的回应。
如果伊朗自己出手,那也太吵了,更何况现在伊朗正通过卡塔尔首相和美国进行秘密谈判,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由真主党出手。
但问题是以色列是一个你一旦挑衅,将来就会双倍报复的国家,所以就发生了这件事,以色列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以色列军队就先发制人地发动了打击。
但双方都知道,这次袭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战场上也无法得到。因此,战场就是要支持谈判桌,而这个谈判桌与其说是在开罗,不如说是在华盛顿,通过卡塔尔和伊朗。
这就是我正在分析的幕后暗流,至于表面上的激烈战斗,其实于事无补。
第二,当地时间8月23日晚,德国西部城市索林根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
一名26岁的叙利亚男子持刀刺伤路人,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伤。
经查明,该男子是一名战争难民,于2022年12月底被接收进入德国。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此人也是伊斯兰国成员。
此次事件表面看似是一起暴力袭击事件,但实际上反映出“伊斯兰国”并未被彻底消灭,仍在秘密活动,尤其是在德国境内。
此次事件中有几件事令德国震惊。
首先,自2015年9月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接收大批难民开始,德国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文化融合等问题开始凸显。
2015年底圣诞季,德国发生多起女性遭性侵事件,如今又发生一起恶性事件,让人对默克尔政府放松移民政策的做法产生质疑。
第二,这次事件也让人们从梦中惊醒,原来“伊斯兰国”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还在德国境内活跃。
每当发生此类事件,人们就会想到9·11事件中自杀的罪犯,这些罪犯后来被发现是长期生活在德国的大学生,其中大部分来自沙特。
德国因为所谓的历史罪责,接收了大批来自战区等地的难民,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恐怖主义的温床。
这些恐怖分子在德国享受着高福利的生活和自由民主的氛围,但他们根本没有被西方自由民主思想洗脑,相反,他们更加仇视西方。
所以从911以来,德国就成为了让人们从梦中醒来的象征。
非常遗憾的是,“9·11”事件已经过去近23年了,但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西方国家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应对这一问题。
而且,由于10年前的叙利亚危机,这些矛盾和冲突在德国本土更是愈发严重,导致了索林根惨案的发生,而其背后也反映出“伊斯兰国”的死灰复燃。
第三,索林根过去曾有过犯罪记录。
1992年,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索林根发生了一起事件,新纳粹分子烧毁了一栋当时土耳其人居住的建筑,除了少数人逃生,其他人都被烧死了,这件事在整个德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当然,这次事件的背景与今天不同,当时德国刚刚统一,在德外国人对德国排外势力怀有敌意,因此逐渐兴起了新纳粹“光头党”。
所以当提到德国当代史的人,立刻就会想到这场悲剧。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索林根人的一个标签。
但今天的事件与当年的排外事件完全不同,这次有了“伊斯兰国”的背景,而这个背景是全球反恐行动的一部分,是在“911”之后爆发的。
继“9·11”事件、全球反恐、地缘政治冲突等之后,此次发生在索林根的恐怖袭击,虽然性质完全不同,但依然让人有种刚从梦中醒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