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造型美观、口味多样、咬起来有炸裂感的网红零食蜡瓶糖火遍网络,相关“吃播”点击量高,引发青少年纷纷模仿食用。有细心的家长发现,这种新糖果号称“纯手工制作”,却没有完整的包装。蜡瓶糖真的可以吃吗?又有哪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号称“纯手工制作”的蜡瓶糖果热销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家长担忧
蜡瓶糖是用蜂蜡制作的糖果制品,外壳用蜂蜡固定在模具中,内有糖浆,类似口香糖。
最近,蜡瓶糖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不少青少年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卖货,甚至还有小朋友“上镜卖货”,介绍蜡瓶糖有多好吃,称蜂蜡虽然不能吞下去,但“嚼着、吸着、吐着”很好玩。
△短视频平台上,孩子们出现在镜头中兜售蜡瓶糖果。
蜡瓶糖极受欢迎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
家长熊女士在某主播的直播间里,对所谓的“纯手工”蜡瓶糖产生了好奇。在了解到蜡瓶糖的特点后,熊女士想既然是纯手工的,可以买一些给孩子吃。然而货品到货后,她直接扔掉了。
熊女士:他们说是手工制作的,看上去很新奇,而且价格便宜,我就想着给孩子买一些。但是买回来后发现包装袋上没有厂家和成分的信息,而且味道也很大,就直接扔掉了,不敢给孩子吃。
胡先生的女儿现在上小学,他经常看到学校门口的店铺卖没有正规包装的蜡瓶糖果。
胡先生:都是手工摊贩卖的,不知道外面的蜡是不是食用级的,感觉加了很多香精和色素,我孩子告诉我,她班上很多人都在吃,我都不敢给她买,怕是“三无产品”,怕她生病。
家长陆女士给孩子买了一些蜡瓶糖,却没有让孩子吃。她表示,自己购买的蜡瓶糖宣称是“纯手工制作”,但包装上却只有生产日期,这让她很担心这种糖果的安全性。
陆女士:买的时候也有点担心,包装上只有日期,卖家说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配料表,我们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材料,生产环境怎么样,虽然卖家强调不能吞下去,但我还是吞了一点,吃进嘴里的东西还是要谨慎一些。
用来将糖包裹在蜡瓶中的蜂蜡虽然不能吞食,但是可以作为食品原料吗?
“它的成分表上全是添加剂,蜂蜡、山梨醇、酒精、角叉菜胶、柠檬酸……”
“外面是蜡质的,中间有类似果酱的东西,很甜。但是外面很难嚼。”
有视频博主对蜡瓶糖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如果不小心吞下蜡瓶糖,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一位博主测试了几种蜡糖,发现很多蜡糖没有标签、配料表等基本信息,根本就不含蜂蜡,反而含有致癌物质:“我们测试了4种蜡糖,发现其中3种含有多环芳烃,这是一种累积性致癌物质。”
专家:“三无”蜡瓶糖果充斥市场
需要立即监督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认为,蜂蜡是一种蜂产品,作为常见的食品配料,可以添加到蜡瓶糖果中,但现在暴露的问题是,非法“三无产品”充斥市场。
云无心:蜡瓶糖果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包装上没有任何信息,没有生产厂家、没有配方、没有生产许可证,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达到各项安全指标、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合格,我们都不知道。
云无心呼吁监管部门立即采取行动。“凡是放进嘴里的东西,不管是否吞咽,都应作为食品进行管理,都应符合食品标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提醒,切勿盲目跟风购买儿童零食。蜡瓶糖果属于新品类,目前缺乏相关质量标准和调查数据,很难说具体对健康有哪些影响。这些色彩斑斓的糖果里究竟含有哪些色素、是否超标也需要监管。虽然蜂蜡本身无毒,但担心有些商家可能没有使用蜂蜡,可能会有其他污染物。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这些食品大多没有国家标准支撑,没有详细成分构成,也没有风险警示,基本都是违法违规的“三无产品”。很多孩子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能让他们“置身监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