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机出货量,分析机构对手机行业的分析也更加细致,近日,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公布了第二季度全球手机芯片出货量排名,数据显示,中国手机芯片已经占据优势,增速迅猛。
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公司是中国台湾的联发科,联发科本季度出货量增长7%,达到1.15亿台。排名第二的是美国的高通,高通继续落后于联发科,高通本季度出货量仅为7100万台,比联发科少了39%。高通自2020年以来在出货量方面继续落后于联发科。
国内还有一家手机芯片公司的出货量也在快速增长,那就是紫光展锐。第二季度,紫光展锐手机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47%,达到2500万片,位列第四,是七大手机芯片公司中增速最快的。此外,国内还有一家手机芯片公司排名第六,出货量达到800万片。
第三名是美国的苹果,出货量为4600万台。每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是苹果出货量较低的季度,超过4000万台是苹果的正常水平;只有第四季度才是苹果的出货高峰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三星的芯片出货量超过紫光展锐,但第二季度却落后于紫光展锐,三星的芯片出货量仅为 1700 万片。最后,排名第七的谷歌凭借其Pixel手机取得了一些成功,这些手机现在都采用了自研的手机芯片。谷歌因此实现了200万片芯片的出货量。
中国手机芯片取得了绝对优势,但也有弱点。那就是采用中国手机芯片的手机价格普遍较低。采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平均价格仅为191美元,在众多手机芯片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采用紫光展锐芯片的手机平均价格低至120美元,是最便宜的。
不过,另一家中国手机芯片公司的手机平均售价却相当高,这家中国手机芯片公司的芯片全部用在自家的手机上,其手机平均售价达到750美元,仅次于苹果,手机平均售价位居全球第二,也成为中国手机企业中唯一能在高端手机市场与苹果抗衡的品牌。
苹果手机平均售价依然最高,超过1000美元。相比前几年,苹果手机平均售价有所提升。这是因为近两年苹果推出的标准版iPhone全部采用较老的芯片,例如iPhone15和iPhone15plus采用的是A16处理器,而iPhone15Pro和iPhone15Pro max采用的是A17处理器,导致标准版iPhone销量逐渐下滑。更多的消费者选择Pro系列,推高了苹果手机平均售价。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iPhone销量近两年一直在下滑。为了改变销量下滑的趋势,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为今年的iPhone16系列使用A18处理器。
三星芯片出货量的下滑,是因为其手机减少了自家芯片的使用。据悉,三星高端手机将彻底放弃自研芯片,低端手机出于成本考虑,会选择联发科和紫光展锐芯片。分析机构今年公布的低端手机畅销榜TOP10显示,三星有不少手机上榜,说明三星正在加紧进军低端市场,以保证手机出货量。这些低端手机自然也采用联发科或紫光展锐芯片。
中国手机芯片出货量的增长凸显了中国手机芯片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弊端是中国高端手机芯片目前还难以获得手机企业的认可,除了唯一一家采用自研芯片并在高端手机市场分得一杯羹的手机公司外,其他中国手机公司均采用高通芯片,这也使得高通在失去芯片出货量优势后,近几年依然实现了营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