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的体重曾达到180多公斤……因为我姓朱,所以很多朋友、同事都叫我‘二哥’……经过长期的坚持,我的体重基本维持在140公斤左右。”
这个幽默故事来自河北省承德平泉市61岁的退休教师朱满堂,他作为普通民众代表,出席了9月22日国家卫健委秋分时节“四季用语与健康”新闻发布会。
朱满堂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居民
普通百姓出现在全国性新闻发布会上实属罕见,国家卫健委举办的“四季用语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不是谈惯常的政策、谈政府工作,而是谈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话题,让普通百姓讲述自己的健康故事,堪称是新闻发布会的一大创新。
红星新闻注意到,这是第四位出现在“四季用语与健康”新闻发布会上的群众代表,此前,北京、上海的群众也纷纷分享健康生活经验,他们均为退休老人。
发布会上出现了普通民众: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亲身经历
红星新闻记者两次在发布会上询问“健康专家”,记者注意到,他们并没有大谈一些“科学道理”,而是从自己的生活中讲述生动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健康、生活的切身感受。
“以前为了在酒桌上不输给别人,我就在家里喝酒,练就酒量,喝两两酒,饭菜就很香了。有时候晚上喝多了,第二天早上就喝一碗羊肉汤来醒酒。久而久之,就引发了严重的脂肪肝,血脂也异常高。医生建议我少喝酒,改变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量。”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时,朱满堂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酗酒导致严重脂肪肝的经过。
“我觉得减肥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能心急,保持好的心态,这是减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我想减肥效果会更加稳定持久。希望肥胖的朋友都能找到科学的方法,达到健康的体重。”在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之际,朱满堂也用真挚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减肥心得。
“有一次我去医院探望一个朋友,他得了脑溢血……住院期间,医生告诉他,你是我们医院的一个特殊病例,你的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几项指标都正常,血压也没有达到出血的程度。至于为什么特殊?总结就是你没有休息好。回来后我就想,休息不好,难道后果会这么严重吗?”在“立秋”新闻发布会上,建国门区赵家楼社区银发志愿者余玉英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自己是如何间接获得健康知识的。
岑雪芳,上海市杨浦区银行街居民
在《白露》新闻发布会上,正在打造“健康社区”的上海市杨浦区银航街道居民岑雪芳讲述了自己退休后在社区的帮助下,从“运动小白”蜕变成健康达人的故事。6年前报名参加街道社区体育健康中心后,她的“脂肪肝渐渐消失,现在十几年没得脂肪肝了,体重也瘦了20多斤,血压也恢复正常。以前每天吃一片降压药,现在改成1/4片,血压稳定在108/75左右,去年的体检报告达标,达到年轻人的水平。不再像退休前那么没精打采了。”
“我们有时候会办同学聚会,至于饮食,大家都说今天聚会,就要做这样那样的菜,摆一大桌子。我们都老了,吃不了多少饭,我就说别做那么多菜,我给你们做点燕麦卷、粗粮,再加点小青菜,这样可以少用油、少用盐,以茶代酒,不喝饮料。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聚会,感觉非常好。”在《处暑》发布会上,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马连道社区居民郭英以同学聚会为例,向红星新闻分享了自己清淡饮食的例子。
郭英分享完后,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这对很多老年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祝福各位老年朋友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从“三伏天晒背”到“秋季发胖”
“自然界周期性节律变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二十四节气准确体现了自然节律的变化。从今天起,我们将围绕‘节气与健康’主题,举办配合节气的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计划每两周举办一次,邀请健康各领域专家,介绍防治疾病、预防保健的科学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学习掌握基本技能,更加关注健康、维护健康、享受健康,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阐述的发布会初衷。
截至昨日,这一系列发布会已从夏至走到秋分,经历了酷暑、季节更替。红星新闻注意到,发布会经常结合当前热点健康问题进行科普教育,比如如何预防中暑、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散发病例等。
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与重视节令的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次系列发布会,各大中医院的名医出席,讲解养生知识,并针对“三伏天晒背”、“秋季发胖”、“春捂秋冻”等习俗或俗语进行回应。
心血管疾病、传染病预防等都是发布会经常关注的话题,除了这些“常客”,本系列发布会还邀请了营养学、眼科、儿科等专家,还联合气象部门专家讲解如何应对天气预警。
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蜱虫的图片
为了让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台上的讲解者经常会用到各种“道具”,比如在讲解防蜱时会拿出蜱虫的照片,现场用手或人体经络模型演示穴位,台上台下的人也经常会跟着中医师找穴位、按压穴位。
红星新闻记者 胡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