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14亿人获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逐渐成为现实。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普及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激发新活力。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格局发生转变。教育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创新课堂触及国家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发展脉搏。
建立框架:建设全球最大的优质教育体系
中国现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教育大众化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3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人口2.91亿人。学历教育专任教师1891.8万人,每年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100万名大学生,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阶段,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等水平行列。和上游国家。
统筹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75年来,中国大学立足国家需求,以高水平的学科布局、高精度的科学研究、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2年以来,全国共新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310个。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实现“提速”。
智慧教育平台:最大的教育资源数字中心和服务平台
我国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教育资源数字中心和服务平台。人人可以学习、到处可以学习、随时可以学习的“一站式”服务正在加速发展。
中国拟打造更大的教育交流合作“朋友圈”
中国计划打造更大的教育“朋友圈”。深化实施“一带一路”教育倡议,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鲁班工坊”已成为中国海外教育的“新名片”。更加全面、多层次、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中国教育维权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