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据ICphoto
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
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非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2%;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8%,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 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分析,有效需求不足、季节性因素、能源价格下跌、基数较高等因素抵消了经济增速的影响。水果、蔬菜、猪肉等价格出现反弹。但从趋势来看,国内生猪供需正在改善,传统消费旺季来临,加上近期国内增量逆周期调节政策超预期,将有利于提振国内大宗商品消费和投资需求。
9月CPI同比涨幅回落
专家:价格同比保持增长 呈现温和回升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丽娟解释,9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比较基数较高。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对红星新闻表示,总体来看,9月CPI弱于市场预期,特别是核心CPI处于历史低位,反映出内需依然疲软。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健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主要是受非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影响。其中,核心CPI和服务价格涨幅均较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体现了当前居民消费的有效效应。消费需求不足,导致CPI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
周茂华指出,价格保持同比增长,呈现温和回升趋势。但从历史标准来看,价格涨幅较低,需求不够强劲,导致整体生产供给面持续承压。
从趋势来看,周茂华认为,物价上涨预计将温和加速。主要得益于国内生猪供需改善、传统消费旺季,以及近期国内出台强于预期的增量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利于提振国内大宗商品消费和投资需求。加上基数下降,预计第四季度价格将有所改善。 。
9月份生鲜蔬菜价格同比上涨22.9%
天气因素对短期粮食影响有望缓解
从食品来看,文斌分析,9月食品环比增长0.8%,明显低于上月3.4%,也低于9月历史平均环比水平( 1.0%)。主要原因是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和鸡蛋。价格上涨,但猪肉价格环比仅小幅上涨,明显弱于季节性,导致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资讯、图片、视觉中国
公布数据显示,同比,9月份,生鲜蔬菜价格上涨22.9%,影响CPI涨幅约0.48个百分点;生鲜水果价格同比上涨6.7%,影响CPI涨幅约0.1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13个百分点。 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9月份,生鲜蔬菜价格上涨4.3%,影响CPI涨幅约0.11个百分点;生鲜水果价格上涨2.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具体到蔬菜价格,董丽娟表示,受开学季中秋节等因素影响,新鲜蔬菜、鸡蛋、新鲜水果、猪肉价格分别上涨4.3%、2.5%、2.1%和环比分别上涨0.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
文斌分析,天气因素导致新鲜蔬菜水果表现强于季节性。 9月份生鲜蔬菜环比增速(4.3%)较上月的18.1%大幅下滑,同比增速则由上月的21.8%上升至22.9%。鲜果环比增速(2.1%)低于上月3.8%的增幅,同比由8月的4.1%提高至6.7%。主要原因是南方多地台风造成的短期供应收缩。
文斌认为,未来,天气因素对短期粮食的影响有望缓解,粮食供应总体有保障,很难看到持续上涨的趋势。秋季气温下降、降雨量减少,农产品供给增加,将导致对天气敏感的水果、蔬菜、鸡蛋等价格下跌。
夏天结束了
机票、酒店住宿和旅游价格均有所下降。
非食品中较为引人瞩目的是,旅游价格环比下降6.3%,交通燃油价格环比下降2.8%。
董丽娟表示,由于暑假后出行减少,机票、酒店住宿、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4.8%、7.4%和6.3%;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跌2.9%。
文斌认为,9月份,服务价格下降,旅游价格环比降幅扩大5.6个百分点。原因是,一方面,开学季到来,暑期效应结束,居民出行意愿下降;另一方面,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分开,中秋节多以短途旅游为主,而去年的双节带来了出行需求的提前释放并升起底座。
红星新闻记者胡怡文、实习生黄文红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