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网11月21日电(刘璐)2024年以来,大庆市公安局深入开展反诈骗工作,以预警劝阻为切入点,推开反诈骗大门,预防为主,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截至目前,已处理各类预警超过60万起,累计80万人次对弱势群体、潜在受骗群体进行预警电话、短信、面对面劝阻,挽救了公众生命。造成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1、加强资金预警,有效按下“止损按钮”
针对上级部门推送的资金预警指示,大庆公安坚持专班协调、专职作业、专业保障,严格落实“三快、两全、坚决”的原则, :快停止付款、快面试、快反馈;全力登陆,全力保障;坚决防止预报上当受骗。大庆警方与电子诈骗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赢得主动,尽可能为群众止付止损。
2024年9月3日,大庆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收到资金警示指令。警告对象张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指令后,反诈骗中心第一时间联系了收到警告的人。在呼吁警告劝阻的同时,立即指派辖区陇南分行进行当面劝阻,并对张某的银行卡实施保护性止付。陇南分局民警与张某会面后,详细了解到张某涉嫌投资理财诈骗。第一次转账警告后,他准备第二次转账超过110万元。在民警耐心劝阻并详细揭露诈骗手法后,张某及时醒悟。随后,张某及家人前往公安局敬献锦旗表达感谢。
2、关注潜在预警,精准按下“灵感按钮”
对于其他预警,大庆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潜在预警”与“精准劝阻”相结合,持续加强对各类潜在电子诈骗行为的电话、短信预警研究分析。必要时通过短信、电话、当面劝阻等方式,筑牢反诈骗屏障。
2024年5月19日,萨尔图分局在办理高危报警时,发现孙某云与诈骗犯进行了长达21分钟的通话,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民警立即多次联系孙某云,并不断提醒他电话正在进行中。好不容易打通孙某云的电话后,民警立即开始劝阻。但当事人对警方十分抵触,并对警方的身份表示怀疑。话里透露出,他刚刚和医保局、医保局、警方谈过了。公安局联系了他们,要求他们保密。他们不再相信其他警察。警方告知对方现在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转账、汇款,直接拨打110核实情况。辖区的警察会立即上门接人,这样才能稳定住人的情绪。
经调查判断,孙某云现身在林甸县。办案民警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林甸县公安局。林甸县公安局民警立即赶往孙某云家。市、县公安机关先后约谈、劝阻,成功使他从冒充“检察院”的骗局中及时醒悟,避免财产损失26万元。
3、警银联动预警,及时按下“止付按钮”
大庆公安依托警企联动工作机制,深化警企协作。以全市各银行网点为基地,通过警银微信群定期举报新诈骗手段,传授反诈骗知识,增强金融从业人员防诈骗意识,严格落实精准宣传预警劝阻已采取措施迅速为许多受害者按下停止付款按钮。
2024年11月5日,大同建设银行在工作中发现一名老人欲向“外省账户”转账52万元,询问用途。老人闪烁其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公安银行微信群向大同分行报告了情况。大同分局民警赶到银行,耐心询问老人。老人称,他接到“姐姐”的电话,说孩子生病了,急需钱治疗。老人想把自己52万元的积蓄全部借给“妹妹”。民警向老人询问“姐姐”的联系方式,老人拒绝提供。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沟通,民警终于了解到老人是如何被骗的。老人通过快手认识了一位“朋友”,经常和他聊天、打招呼。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老人放下了对“朋友”的戒心,开始和妹妹说话。相称。近日,“姐姐”声称孩子生病了,急需用钱,老人就去银行转钱。经过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细心、耐心的劝阻,老人终于清醒过来。民警将其带回家,并嘱咐家人要时刻看护老人,以免再次上当受骗。老人及家人对警方高度负责的态度表示衷心感谢。谢谢。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