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婴幼儿接受小儿按摩。刘文华 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婴幼儿在托儿所里午睡。刘文华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网11月21日电 (记者 刘文华)2023年4月,呼和浩特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为推动本市儿童友好城市创建,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各相关单位儿童友好城市工作特色和亮点,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市妇联联合会、市发改委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开展本次聚焦新闻采编活动。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实验幼儿园,孩子们与老师愉快地做互动游戏。作为市级示范园区,按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任务和幼儿园工作目标,重点从空间建设、儿童活动模式、幼儿园建设等方面推进儿童友好幼儿园建设。平等和尊重的师生互动。
赛罕区实验幼儿园每个班均设有面积140平方米的活动室,完全可以满足孩子日常活动的需要。公共角区设置暂停角、鼓励角、选择角、拥抱角、交流角,缓解孩子心情不好时的情绪。坚持一米高度营造班级环境的友好原则,将室内材料分类为天然、木质、塑料、纸、线、粘土、观察维护、文具工具等,并根据材质摆放相应的材料柜孩子们的身高。
室内独立游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设立了物资超市,秉承任何物资都可以随身携带、随处玩耍的理念,真正让孩子成为儿童游戏的主人。室外独立比赛场地相互连通,物资数量和种类充足。同时让孩子参与环境建设并拥有话语权。从课程到游戏,我们真正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让幼儿园成为保护儿童的先锋。
达顿社区也在开展儿童友好活动。达顿社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现有5503户、10752人,0-18岁儿童1890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共四层。达顿社区结合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实际,打造儿童友好服务阵地,配备专业辅导员,积极协调各种资源,联合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丰富社区课堂,开发特色课程,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积极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主题专题活动。
为解决辖区双收入家庭育儿难问题,社区联合益智园学校、博泽心理青少年中心、呼和浩特爱心天使亲子慈善会、美林江南幼儿园等单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服务。对于本社区需要看护的3岁至6岁学龄前儿童,社区内的梅林江南幼儿园联合提供看护服务。针对一至六年级青少年,提供为期三周的“达达小苗成长营”寒暑假托管服务。联合益智园学校开设“石榴籽小课堂”,邀请各界文化、体育、艺术老师。课程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学、艺术创意、体育锻炼、手工制作,以及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团体专题课,如拓展训练、青少年心理课程、安全教育、和作业指导,持续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孩子们构建安全的成长空间。
作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的重要场所,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按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任务和妇幼工作目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两个方面:设施建设和优质服务。
医院规划采用南低北高的布局,使医院各部分都能保证充足的采光。保健、医疗、住院等各个区域的入口均布置在南向。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融入了儿童友好元素,并设置了母婴专用空间,方便母乳喂养和换尿布。窗户安装设计高度超过1.1米,开启角度限制为30度。儿科门诊和病房采用粉色基调,住院病房墙壁和走廊嵌入卡通图形元素;儿童健康部和幼儿发展基地配备滑梯等游乐设施,并在重要节日期间进行装饰,营造儿童友好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活动。免费义诊活动。
医院儿童保健科是市级重点学科。开展全市0-17岁儿童的儿童保健工作,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健康状况并进行科学评估。设有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儿童保健、高危儿童、骨密度检测、听力筛查、视力保健门诊及营养实验室等。2023年,一楼母婴健康服务部将建成升级改造为儿童康复室,面积2300平方米。投资近200万元引进天轨悬吊训练系统、儿童悬吊强化网络、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等。 、经颅电磁治疗仪等先进康复训练设备及相关教具,成为我市首家公立儿童康复中心,针对0-17岁儿童提供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认知语言训练、针对各种发育和行为障碍的感觉统合训练、沙盘心理治疗等康复项目。特别突出中医康复特色,开展中医小儿验方、推拿、针灸等。 、穴位贴敷、耳穴、熏香等传统康复手法,促进儿童早期发育和早期康复。
幼儿发展基地专注于3岁以下婴儿的护理服务。一是将托儿服务纳入民间实际项目,利用自有土地扩建扩建亲子活动场地和设施,建立市第一家公立医院。日托机构,2022年将被列为自治区首家综合性日托服务指导中心。二是突出“医教”一体化模式。儿科、新生儿科、幼儿保育等临床科室负责“医”部分,为机构婴幼儿家庭及周边婴幼儿护理人员提供保健、疾病预防、生长发育监测等。服务;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团队负责“养”和“教”部分,帮助婴幼儿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快乐成长。业务包括家庭育儿指导、婴幼儿早期提升培训、家庭育儿环境评估、家庭育儿咨询指导服务、托育服务等五大板块。婴幼儿托管服务解决了单位职工及周边社区在职父母“科学养育子女困难、无人照顾子女”的实际需求,累计服务家庭超过500个;每周提供 1-2 次家庭育儿指导。累计服务家庭超过1500个;早期提升培训设有奇迹音乐花园、感觉统合、综合大脑潜能开发、艺术感知四大培训课程,学员已达362人;幼儿发展评估采用“深入社区+邀请部门”的方式,累计服务近2000个家庭;家庭育儿咨询指导通过线下咨询专线以线上指导的形式进行,每月2次,累计服务10000+家庭。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妇联、呼和浩特市发改委联合印发《2024年打造开放共享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重点工作方案》,推动社区、学校、医院、场馆等场所共同打造32个儿童友好成长空间。建设自治区级儿童(保育)院2个、市级儿童之家2个。召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题解读会,举办提高呼和浩特市妇女儿童工作能力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培训班,指导会员单位、旗、县、市各区、有关单位加快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