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网12月6日电 (郭雨沫)接球时舒展自如的身体,挥动球拍时轻盈跳跃的步伐,阳光下快乐自由的笑脸……网球场上,大连民族学院体育教研室老师李慧杰正在指导网球班考试。
不久前,李慧杰与搭档周亚在2024尤尼克斯女子网球交流总决赛中成功卫冕“春花组”全国冠军,刷新了此项赛事的新纪录。 YONEX女子网球交流赛已连续举办三年。本次总决赛根据参赛选手年龄分为“春华组”和“求是组”,采用循环赛+淘汰赛的赛制。李慧杰与搭档周亚多年来配合默契,也经历过多次与对手的交锋。他们在战术上了解自己和敌人。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两人根据比赛动态改变打法,猛烈进攻,成功夺得冠军。
李慧杰从小就受到运动员父亲的影响和培养。她在网球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在青少年网球世界排名中位列200名左右。十八岁那年,李慧洁在天津女子网球队日复一日刻苦训练。当时,她从一名年轻运动员向成年运动员转型,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长期对自己的高要求,让她经常出现赛前心态。这种不平衡给她的日常训练带来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碎片感。动作的完成、前臂内旋的程度、回球的深度和落地点等都受到身体变化的影响。
如果一个动作做得不好,李慧杰就会在自己身体条件范围内主动多练,像鹰一样紧紧盯着球,煞费苦心地调整动作的角度和速度,直到满意为止。汗水浸湿了衣服,呼吸剧烈颤抖,李慧洁日以继夜地练习,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在WTA官方世界排名中排名第1036位。
“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网球运动特别注重节奏,它不仅指球的节奏,还注重运动员本身的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在读研究生期间,我不断冷静让自己心态更加成熟,更加热爱运动。”李慧杰说道。
从事网球多年的李慧杰认为,网球运动是残酷的,因为运动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网另一端的对手速度更快,身体素质更优越;但网球也温暖,因为在李慧杰的运动生活中充满了家人的鼓励和朋友的支持。退役后,李慧杰和好友周亚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网球比赛。一个基本功扎实,另一个尤其擅长处理中场和前场。两人在球场上并肩作战,默契十足。疲惫时的关心和鼓励,失意时的安慰和陪伴,得意时的赞扬和掌声……在艰苦而枯燥的训练中,亲朋好友为李慧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每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束后,李慧洁更加渴望观众的掌声,也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为了拿出更好的成绩,李慧洁在研究生期间刻意放慢脚步,不再急于求成。相反,她给了自己静下心来的空间,加深了对网球本身和未来规划的理解和思考。现阶段,为了保持自己的熟练程度,李慧洁参加了一些大学网球比赛。当她再次站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拿起球拍全力击球时,她又重新找回了久违的胜利欲望。 。
2024年尤尼克斯女子网球交流决赛,当制胜一球完美命中时,熟悉的掌控大局的成就感充满了李慧杰的全身。手握冠军奖杯的李慧洁与搭档出席颁奖晚宴,与球友们一起回顾了比赛中的惊心动魄时刻,并畅谈了日常训练中的趣事。这段难忘的比赛经历不仅让李慧杰感动了众多网球运动员的坚持,也激励她明年继续参赛,卫冕冠军。
这种不服输、努力拼搏的干劲,也体现在李慧杰现在的工作中。在今年举办的辽宁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院组)中,她荣获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三等奖、实践技能二等奖、综合能力二等奖。
在大连民族大学工作后,她指导了两个校区大二学生的网球课程,带领学生体验网球的力量和美丽,提高身体素质和韧性。李慧杰积极与体育教研室合作,探索体育教学融合之路,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训练、课外比赛、体能测试等体育教学载体融为一体,坚守根本使命培养有道德的人。
身体的协调与控制、用力的大小与时机、脚步的灵活性与距离、空间的预判与节奏……每节课,李慧杰总是细心指导学生接球的姿势。看着眼前年轻的身影,她深深体会到了代代相传的体育精神。
“网球有‘球拍甜区’之说,指的是球拍表面上能产生最佳击球效果的区域。在教学中,我利用自己的全部经验为学生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和服务,引导他们找到体育教育的‘甜蜜点’,为学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体育人才。”李慧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