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庆
“种完小麦,我就要南下西双版纳过冬。”来自河南安阳的“麦子阿姨”朴实的话语,就像深情演唱的《诗与远方》,在网络上掀起阵阵温暖的涟漪。在爱心网友的护送下,她踏上了南下之旅,也让人们关注到银发族的出行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银色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040年,“银发游客”人数可能占国内游客人数的50%。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蓝海。
然而,在当前的旅游市场中,老年人出行面临诸多限制。出于健康、安全等原因,一些旅行社对老年人参加旅游团设置重重障碍,如拒绝接待60岁以上老年人、要求其签署免责协议或由年轻家人陪同等成员。事实上,我国60-69岁的青壮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50%以上。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经济基础、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适龄旅游对于释放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的时间弹性更大,可以平衡旅游淡旺季。到“十四五”末,我国年轻健康的老年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将非常可观。
老龄旅游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一方面,必须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同时优化体验。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以健康状况代替年龄限制,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行”。旅行社及其他有关机构应当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身心需要规划旅游。从硬件上看,景区要完善老年设施,比如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设立绿色通道等;从服务角度看,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全过程打造无障碍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老年人群体的出行需求日益多元化、多层次。有的注重性价比、观光,有的注重品质、慢节奏休闲,还有的愿意为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付费。旅游业要抓住机遇,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例如,贵州铜仁万山区朱沙古镇与当地医院合作,保障城里老年人的健康和娱乐;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铁路+文旅”消费新场景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麦子阿姨”六十多岁追梦,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对远方的渴望。发展适龄旅游,不仅可以让老年人享受便捷舒适的旅程,追求“诗与远方”,帮助老年人享受乐趣,也为文化旅游市场注入活力。我们期待更多适龄旅游服务的出现,让老年游客有一段精彩的旅程,在晚年领略世界奇观,实现“老人能游、能玩”的愿景,使适龄旅游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关爱老年人的鲜明标志。 。
(此作品由江西新闻客户端精选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