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周一,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高,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98%,标普500指数上涨0.7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16%。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英伟达、英特尔涨幅超过3%,苹果等小幅上涨。其中,苹果继续创下盘中和收盘新高,总市值达3.86万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科技股的飙升使这些股票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之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全球最大的三大公司的影响力已经下降。数据显示,特斯拉、Meta Platforms和博通在年度调整期间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的份额均出现下降。苹果、英伟达、微软和Alphabet的权重有所增加。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91%。其中阿里巴巴、百度涨超3%;房多多跌超7%,斗鱼跌超4%。
商品市场方面,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小幅收跌。 WTI 2 月原油期货收跌 0.22 美元,跌幅 0.31%,至每桶 69.24 美元。 2 月份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下跌 0.31 美元,跌幅 0.42%,至每桶 72.63 美元。
COMEX 黄金期货下跌 0.6%,至每盎司 2,629.2 美元。 COMEX 白银期货上涨 0.47%,至每盎司 30.23 美元。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高
美国东部时间周一,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高,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98%,标普500指数上涨0.7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16%。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英伟达、英特尔上涨3%以上,Meta、特斯拉上涨2%以上,谷歌上涨1%以上,苹果、Netflix、亚马逊小幅上涨;微软小幅下跌。
其中,苹果继续创出盘中和收盘新高。 “比特币主要持有者”MicroStrategy 跌幅超过 8%。
芯片股普遍上涨。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超过3%。高通在 ARM 芯片诉讼中取得关键胜利后,高通股价上涨 3.5%。台积电涨5.15%,Wolfspeed涨10.09%,AMD涨4.52%,博通涨超5.5%,Arm Holdings一度跌超6.6%。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91%。阿里巴巴、百度涨超3%,新东方、理想汽车各涨超2%;房多多跌超7%,斗鱼跌超4%。
预计本周交易相对清淡。纽约证券交易所将于当地时间周二(平安夜)下午1点(东部时间)提前收市,圣诞节当天休市。疲弱的经济数据打压了市场情绪。由于对经济前景和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1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意外下降,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104.7,而经济学家预期该指数为113.2。经济学家达纳·彼得森(Dana Peter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消费者对12月未来商业状况和收入的乐观程度明显低于上个月,而对10月和11月未来商业状况和收入更加乐观。经过几个月的谨慎乐观,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悲观情绪又回来了。”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的尼尔·杜塔(Neil Dutta)表示:“经济前景正在恶化,这一趋势在美联储12月会议之前就已存在,并在会议后持续存在。美联储政策反复调整的风险相当高。” Dutta Ta还指出,展望2025年,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远大于上行可能性。虽然2024年整体金融环境更加宽松,但这种下行趋势依然存在。
本田汽车股价飙升近13%
截至美股收盘,本田汽车股价飙升12.72%,总市值达420.34亿美元。
消息面上,12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在东京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合并事宜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启动合并谈判。
据悉,两者将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公司,双方将合并成为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合并后,两家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潜在合并的目标是实现合并销售额 30 万亿日元,营业利润超过 3 万亿日元。双方计划于2025年6月左右完成谈判并成立控股公司。该控股公司将持有本田一半以上的股份,并计划于2026年8月上市,届时两家公司将各自从股票市场退市。
公开资料显示,本田、日产是继丰田之后的日本第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今年以来其市场份额和经营状况均遭遇严峻挑战。乘联会11月销量数据显示,当月本田在华终端汽车销量为76,773辆,同比下降28.02%。日产在华销量(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业务板块)为63,545辆,同比下降15.14%。
根据本田最新财报,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月至9月)营业利润增至7426亿日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为4946亿日元,同比下降19.7%。根据日产最新财报,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月至9月)营业利润为329.08亿日元,大幅下滑90.2%;净利润为192.23亿日元,同比下降93.5%。
上个月,日产还宣布将在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的产能,以应对主要市场销量下滑。同时,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将从2024年11月开始自愿放弃月薪的50%,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共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确认。相应操作需您自担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