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的尖端技术]。
光明日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田亚婷 鼻塞、脓液分泌物、呼吸只能靠嘴巴、嗅觉失调、头痛失眠......患有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患者会出现这组症状。“为什么鼻炎不断发作?”事实上,这种类型的过敏性疾病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张罗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齐海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建斌副教授团队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挖出”了这类顽疾背后的“真凶”——记忆CD8+ T淋巴细胞。研究团队在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鼻息肉免疫机制,有望打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易复发、并发症多、患者生活质量差的现状。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据了解,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现有的治疗方法,如鼻喷雾剂或口服激素药物和内窥镜鼻腔手术,只能一定程度地缓解症状,但对于约 3000 万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来说,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解决数千万患者的“呼吸痛”,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年的不懈探索,终于找到了关键。
通过分析患者的鼻息肉组织,研究小组发现了记忆 CD8+ T 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不分泌传统的颗粒酶 B,但它们分泌颗粒酶 K,并在每次疾病复发时出现在息肉组织中,这些记忆 CD8+ T 淋巴细胞似乎可以识别过敏原和自身细胞的成分。更重要的是,颗粒蛋白 K 可以在没有抗体的情况下直接激活人体的补体系统,加剧组织细胞损伤并加剧炎症反应。棘手的是,这些分泌颗粒酶 K 的细胞特别“活跃”,会不断从外周血冲向鼻组织,重复循环,将小病拖入“大问题”,使鼻窦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了通过抑制颗粒蛋白 K 来治疗该疾病的可能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去除或抑制记忆 CD8+ T 淋巴细胞中的颗粒酶 K 可显著减轻炎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结果表明,颗粒酶 K 和分泌该物质的记忆 CD8+ T 淋巴细胞是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很可能是预测这些疾病进展和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据了解,该成果为改变慢性鼻病乃至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望成为突破此类疾病治疗模式的新路径。
光明日报 (2025-01-18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