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复活历史人物热潮:孔子、成吉思汗、李清照等名人重现引发广泛关注

admin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股借助 AI 技术让历史人物“复活”的热潮。孔子等古今中外的众多名人纷纷从课本中“走出”,以立体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大众眼前,很快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复活给人们带来的启示__复活的历史

我们看到,视频中的孔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在侃侃而谈“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成吉思汗跨上战马,重现了在草原征战的雄姿;李清照婉约地表达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I 技术给他们赋予了鲜活的面容和灵动的姿态,这让众多网友都直呼“DNA 狠狠地动了”。

_复活给人们带来的启示_复活的历史

打动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技术所带来的新奇体验,另一方面更是人们内心对历史和文化那深厚的情感认同。我们用 AI 让孔子再次周游列国并传道授业,此时每个人都在踏上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朝圣之旅;我们用 AI 让莎翁亲自念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经典独白,此刻每个人也都在参与一场默默的文艺复兴活动。那一刻,技术介入了。它让我们血脉里流淌的文化 DNA 躁动了起来。

复活给人们带来的启示__复活的历史

从效果方面来看,AI 使历史名人“复活”这一情况实实在在地点燃了许多人对历史文化的热情。有网友称,在刷到身着羽扇纶巾的 AI 版诸葛亮时,情不自禁地去查阅了很多关于三国的故事;也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以前一提到学习就感到头疼,自从看到 AI 苏轼在船上泛舟,衣袂飘飘、潇洒自如的姿态后,每天都缠着家里人给他讲诗词。技术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它还激发了人们对人物背后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在无形之中,历史文化的传播范围得以扩大。

复活给人们带来的启示_复活的历史_

这让我们开始畅想,有一个新未来,是由技术描绘出来的,关乎历史文化传承与教育。或许在未来不久,我们能够向“苏格拉底”提问,去探讨哲学方面的问题;能够与“李白”进行对诗,去感受唐诗的那种魅力;在会动的“李白”课堂上,还能亲自带领学生们吟诗……

国博的虚拟数智员工艾雯雯能与馆藏文物对话,各地博物馆的“显眼包”文物纷纷跳起魔性舞蹈,如今 AI 让众多历史人物“走出”课本,AI 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总能引发人们热烈的反响。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技术,另一方面在于文化本身。技术赋予古老文化“时代生命”,也为观众架起跨越时空对话的桥梁。

_复活给人们带来的启示_复活的历史

当然,在热闹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考。我们要思考如何能更好地传递历史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同时要避免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那种陷阱。毕竟,只有做到了这些,才算是没有辜负网友所说的“这才是 AI 意义所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