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邮报》3 月 1 日有报道称,加拿大医院的外科医生日前首次进行了“骨齿人工角膜手术”(OOKP)。这种手术是将牙齿移植到眼睛里,目的是让盲人重新看到光明。据加拿大媒体 CBC 报道,这项手术可追溯至几十年前,然而加拿大此前从未实施过这项手术。
布伦特·查普曼 33 岁。他是首批接受这一手术的加拿大人之一。并且他是三名接受该手术的加拿大人之一。
13 岁时发生意外,诱发了免疫力疾病,进而导致失明。为了恢复视力,在过去 20 年间,查普曼接受了 50 次手术。他在接受 CBC 采访时透露,过去的一些手术确实让他短暂地恢复了视力,但他还是会逐渐看不见。他希望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做手术,因为得到(视力)后又失去的那种感觉令人心碎。
图为布伦特·查普曼
据介绍,OOKP 一般分两个步骤来进行。在第一场手术期间,医生会把患者的一颗牙齿拔掉,接着把这颗牙齿削成矩形的形状,然后在牙齿上钻出一个小洞,随后在这个小洞中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后,将植入了人工晶状体的这颗牙齿植入到患者的脸颊部位,这个过程会持续三个月的时间。
温哥华圣约瑟夫山医院的眼科医生格雷格·莫洛尼解释说,这三场手术的主刀医生是他。他称这颗牙齿实际上没有任何结缔组织,将其植入脸颊中的目的是让这颗牙齿获得一层有结缔组织功能的支撑性结构。在第一场手术里,莫洛尼移除了患者眼球表面的一些组织,并且用从患者脸部内侧(口腔)取下的软组织来进行填充。
医生会把患者的一颗牙齿拔掉,然后把这颗牙齿削成矩形的形状,接着在牙齿上钻出一个小洞,最后在这个洞中植入人工晶状体。
莫洛尼于 2 月 25 日为查普曼实施了第一步手术。预计包括查普曼在内的三人将在数月后接受第二次手术。在第二次手术中,莫洛尼会把查普曼等人的牙齿从脸颊拔出,然后植入到眼球上。手术后,患者的眼睛会变为粉红色,中间会有一个黑色的小洞口。通过这个黑色小洞口,患者便可以重新看见光明。
莫洛尼解释说,对于“牙齿为何适合做眼科手术”这个问题,其实牙齿是容纳人工晶状体的理想结构,人体不会对其产生排斥。并且,脸颊上的组织能够识别牙齿,能让手术过程更加顺畅。不过,莫洛尼也警告道,这种手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任何眼科手术都有可能导致感染。
图为眼科医生格雷格·莫洛尼
这种手术相当罕见。莫洛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许多眼科医生或许都不知道这种手术。莫洛尼称,这种手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已开展多年,手术成功率不错。据意大利 2022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平均而言,术后 27 年,有 94%的患者仍保有视力。
加拿大眼科医生萨米尔·贾布尔未参与这项手术,他表示希望此能给加拿大眼科手术带来突破,他说此前很少有病人会选择这种手术,原因是这种手术既复杂又罕见,并且想要做这种手术还必须得出国。2006 年,据大华网报道,我国实施了首例“骨齿人工角膜手术”。当时,有一名海南籍务工人员在汕头遭遇烧伤,导致双目失明,之后他成为国内首位成功接受“骨齿人工角膜手术”的人。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综合 大华网(邓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