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 2025 年 3 月 4 日(星期二)12 时于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此次发布会上,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已六年。在此期间,粤港澳三地的合作持续深化,大湾区的建设取得了成效。那么,中央未来将如何支持港澳更好地参与建设工作呢?
娄勤俭提及,香港澳门向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关键窗口。在改革开放历经 40 多年的历程里,它们地位别具一格,贡献极为重大。中央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全力对香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予以支持。从经济状况方面来看,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大湾区的经济总量提升到了超过 14 万亿元。从要素流动方面来看,粤港澳三地之间货物、资金以及人员的联动变得更加便捷了,“一小时生活圈”从原本的发展愿景转变为了实际的生活现实。在 2024 年,访港的旅客数量达到了 4500 万人次。从民生这个角度去看,在中央给予大力支持的情况下,香港采取了多种举措,不断增加房屋和土地的供应,以此来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澳门的协和医院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供给。从法治建设角度来看,国际调解院总部选择在香港落户。这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所具有的独特地位以及优势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娄勤俭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专题调研工作,以此来推动大湾区的建设。并且要将“一国”的根本以及“两制”的力量,还有三地的优势都很好地结合起来。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