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admin

畜禽养殖智能化_智慧养殖业发展_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 秦英林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秦英林是牧原股份(002714.SZ)董事长。他表示今年的两会议案主要围绕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涉及持续推动养猪业走向智能化,给予生猪产业以赋能使其成为现代产业;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搭建科学的种猪育种体系;不断推进猪病的净化工作;持续推行全价日粮,以实现营养平衡、节粮增效以及低碳减排等这五个方面。

“把儿时的香味找回来,让人们吃上又健康又美味的猪肉”

当前,市场供给已基本满足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量。同时,消费者对猪肉提出了更明晰的要求,即希望猪肉更香、品质更好,且标准更高。

如何将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与之结合,培育出品质更为优良且更具香味的猪肉产品,这是在生猪育种层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种猪在生猪产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如同“芯片”一般。秦英林提及在生猪育种方面,牧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能够做到既可以用于生产猪肉,又可以用于繁育种猪,实现肉种兼用。

国外传统的金字塔育种结构,曾祖代负责生产祖代猪,祖代猪再繁育父母代猪,种猪接着繁育商品猪,这种结构比较成熟,然而也比较耗费时间。

中国对种猪的需求量很大。为缩短育种周期,牧原进行了尝试和论证。它直接采用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的方式,省去了昂贵的祖代猪,减少了中间的两个世代,突破了原来的育种模式。“用肉猪的生产成本来生产种猪,使种猪不再昂贵,既能提升育种效率,又能降低成本。”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从表面看是新的生产工艺,实际上背后蕴含着打破规则和机制的创新。

在非洲猪瘟期间,这一优势表现得更为明显。牧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能够迅速为全行业提供优质种猪,从而为猪肉的稳定生产和供应贡献了力量。

我们已经找到了肉质更为优良且味道更香的猪群。接下来,牧原需要全力以赴去打造一个超健康的种猪选育平台,并且要复制那些优秀的基因。

秦英林表示,一定要找回儿时的那种香味,让人们能够吃到既健康又美味的猪肉。

智能化应用,让养猪成为现代产业

养猪属于传统产业,在新时代需要通过智能化来赋予其力量,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成为现代产业。秦英林指出,智能化的应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过程,其应用的目的在于全面解放人工劳动,将从业者从体力劳动以及繁杂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养猪变得更加轻松。

牧原研发的空气过滤猪舍,在饮水方面实现了自动供给,在投喂饲料方面也实现了自动供给并能进行品质把控;能够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过滤,让猪呼吸到超净的空气,还能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过滤;同时可以把猪生长过程中排出的脏臭气体除掉,把携带的病源除掉,把粉尘除掉,既利于环境生态,也利于猪的生长。

中国的各个地方气候环境存在差异。牧原股份在全国范围内的 24 个省以及 219 个县都建有养殖场。极寒的环境、极热的环境,极干的环境、极湿的环境,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猪生病的环境隐患。只有为猪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猪才能够健康地生长,饲料转化效率才会更高,品质也才会更好。

秦英林认为,在智能化时代,中国养殖业得以向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迈进。这使中国能够从一个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

智能化给予力量,使得养猪转变为现代产业,让养猪工作变得体面,让养猪人更受尊重且收入提升。据他所述,在 2024 年,牧原对奖励方案进行了革新,在这种机制当中,饲养得好的饲养员,达成了薪酬的翻倍。

让我们感受到了部分价值,尽管不是全部价值,这是机制创新带来的。秦英林说。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