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春日餐桌新宠:探寻古城野菜文化与时令美食

admin

可以品出“春韵”。

作者 张一辰 刘静

初春雨后,西安城墙根下的槐树长出了新芽。渭河畔的榆钱挂满了枝头。在古城的春日里,餐桌上的一盘盘野菜正悄然成为主角,这些野菜泛着泥土的清香。

清晨六点时,西安市雁塔区的一个农贸市场变得十分热闹。在菜农李霞的摊位处,一捆捆带着露水的香椿和荠菜,把众人吸引过来围拢着挑选。李霞一边进行称重操作,一边发出感慨,她说:“以往野菜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如今却变成了稀罕的东西。”并且她还提到:“现在的年轻人也认可这些‘野’东西,还说要‘咬春’。”

舌尖上的长安春醒时:一茬鲜芽品“春韵”__舌尖上的长安春醒时:一茬鲜芽品“春韵”

图为西安民众在菜市场内挑选时令蔬菜。 刘静 摄

香椿得用头茬的紫椿芽,将其焯水后,再与家养土鸡下的蛋一同炒制,这样才够鲜。曾经在西安一家餐厅工作了 20 多年的李裕祥,正在给买菜的年轻人分享香椿炒蛋的做法。这道传统菜,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依然热度很高,没有减退。而与它相关的香椿凉皮、香椿凉面等,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在线下品尝并打卡的选择。

菜市场有香椿摊,咖啡馆有“香椿拿铁”;夜市上有苜蓿卷饼、荠菜汤、榆钱粥,高端宴席有“唐韵春宴”。一场关于春味的传承与创新正在上演。

西安城北一家超市的冷链货架上,有贴“吃春菜一口鲜”标签的红香椿,每斤标价 69.5 元仍供不应求。西安“00 后”谢小梅的购物车里,香椿与进口牛油果相邻。她对记者讲:“我在社交平台看到很多创新饮品,像香椿拿铁、香椿奶茶等。我打算依据网上教程去制作并尝鲜。”

舌尖上的长安春醒时:一茬鲜芽品“春韵”__舌尖上的长安春醒时:一茬鲜芽品“春韵”

图为西安民众正在购买新鲜蔬菜。 刘静 摄

记者看到,在西安餐饮界,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西安南郊的一家酒店顺应时节的变化,推出了新春菜。这些新春菜中,榆钱被做成了盛唐点心,苜蓿被融入到山水冷盘中,笋尖化作了春山,非常美丽。在西安洒金桥夜市的摊位上,只需十元就能买到苜蓿卷饼、荠菜汤、榆钱粥这“春菜三件套”。宫廷中有野菜,市井中也有野菜。野菜一直是长安春宴的灵魂所在。如今,野菜更是成为了能够连接古今的味觉纽带。西安大学生王迪这样说道。

《诗经》中有“采蘩祁祁”。如今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花式分享挖野菜。他们还将洋槐花做成永生花礼盒,把灰灰菜标本制成书签等。传统食俗正在衍生出别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从吃饱到吃好,无论是记忆的味道,还是新奇的品尝,在这座古老与现代相互交织的城市中,一茬茬春芽开始破土而出,把千年的春味融入到新的故事里。